象山县搁浅抹香鲸已成功放归大海,救援人员:情况罕见,搁浅原因尚在调查中
4月19日上午,当地渔民李先生早晨起床时,发现海里“有黑乎乎的一大片”,赶过去查看后,发现是一条鲸鱼搁浅了。当时鲸鱼尚有呼吸,“尾巴在动,鼻子在出气,喷出来很大的水。”李先生称,早晨海水涨潮,他看到鲸鱼随着上涨的潮水往岸上游,“越来越搁浅”,逐渐“就往里面来了”。李先生立刻将情况告知相关部门。
▲白天,救援船只试图把鲸鱼拖回海中
参与现场救援的象山县水利和渔业局工作人员徐锦涛告诉
▲白天,救援船只试图把鲸鱼拖回海中
徐锦涛等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海水已经开始落潮。通过电话向专家请教后,救援人员试图向深海区驱赶鲸鱼,但效果不佳。与专家探讨后,救援人员转变策略,尝试在鲸鱼身上绑上绳索,向海里拖动。然而,由于鲸鱼体型巨大,体重沉,且在不断摆动尾巴,救援人员没能拖动鲸鱼。随着潮水越来越浅,救援船只也面临搁浅风险,只能暂时撤离,再次转变营救策略。
潮水落下后,对鲸鱼的救援成了“岸上救援”。下午,救援人员在专家指导下,不断往鲸鱼身上泼水,为鲸鱼降温。然而,鲸鱼还是难以避免地出现了脱皮的情况。宁波海洋世界的专家在现场为鲸鱼处理伤口。
▲救援人员往鲸鱼身上泼水
徐锦涛告诉,此前,自己也在当地参与救援过一些面临搁浅的鲸鱼。那些鲸鱼大都在搁浅之前就被成功驱离岸边。体型如此巨大的抹香鲸搁浅在沙滩上,自己还是第一次见到。
夜间,海水回涨,逐渐淹没鲸鱼。鲸鱼的尾巴依然在摆动,间或喷水,有时还会发出叫声。因此,徐锦涛等救援人员对这条鲸鱼的状态持乐观态度。人们提前在鲸鱼身上绑了带亮光的浮标,以在黑暗中确定鲸鱼的位置,为鲸鱼的尾部做好保护措施,并通过白天绑在鲸鱼身上的绳索,再次尝试通过船只把鲸鱼拖回大海。
不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鲸类研究专家陈炳耀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表示,由于鲸鱼体力消耗很大,呼吸孔内可能会灌入泥沙,以及内脏因自身体重压迫而受损的情况,二次脱困可能性很低,最终死亡率很高,绝大部分搁浅鲸鱼最终都无法存活。
4月19日晚上9点50分,宁波市鱼人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王亮亮告诉白天,王亮亮也在现场参与救援鲸鱼的行动。此前接受媒体时,王亮亮介绍,根据目前的研究,鲸鱼搁浅,有可能是鲸鱼自身出现了异常状况,比如生病或受伤。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发生“迷航”。在通航繁忙的海域,鲸鱼有可能因为周遭密集的电子信号干扰,使其自身的导航系统发生错误。
王亮亮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