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园”融入商业空间,奥园商管差异化运营的新实践
存量商业时代下,行业竞争加剧;电商对实体商业的目的型消费带来直接冲击;新生代消费群体崛起,体验消费、享受消费渐成主流……
当购物中心作为单纯购物平台的属性逐步弱化,未来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商业空间?
在各路玩家的探索浪潮中,观察到,以国潮体验街区、特色亲子主题空间在业内“闯”出一条差异化路径的奥园商管正开启一场新的商业实践。
今年以来,奥园商管以“公园式商业”为灵感,对旗下商业项目进行以“中心公园”为命题的升级改造,通过构建针对不同客群的“社区功能中心”,将商业空间转变为更具人情味的复合体验空间,增强“造流量”能力。
独特商业概念之下,奥园商管将呈现怎样的商业新意,又如何赋能业态升级和流量转化?将对其进行案例解读,尝试梳理背后的商业逻辑。
深掘亲子客群
仿佛将儿童游乐园搬进了购物中心里。
一方面,这样有趣的“遛娃圣地”具有强劲“流量引力”,能为项目导入更多亲子客群,提升场内客流;另一方面,此举也可延长家长们的停留时间,增加随机消费的机会点,赋能品牌商家。
开展亲子互动、美陈主题展等活动,增强主题空间氛围感
配合场景升级,玉林奥园广场瞄准节日热点,开展亲子主题活动,为“小太阳天地”延展出更多亲子互动的温馨场域。比如:在母亲节期间,项目开展“爱在母亲节 蛋糕DIY”活动,孩子们可与家长共同制作蛋糕,沉淀充满爱的节日回忆,活动当天引发周边居民参与热潮,客流同比提升65.49%。“小太阳”美陈展,
据悉,美陈主展由1个直径83米的小太阳气模构成,将分别悬挂于项目大中庭、小中庭处,整体营造出“倍感温馨又充满趣味”的体验氛围,而小太阳IP蕴含着太阳升起,朝气蓬勃的美好寓意,亦可向消费者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以IP形象
打造“微度假”体验空间
后疫情时代下,人们对户外、自然的体验需求进一步提升,作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露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新风潮。选一片心仪的场地,扎起帐篷、摆好美食、拍照打卡……成为大家无法远途旅行后的重要消遣。
一组行业数据也印证了这股露营热潮:今年五一期间,小红书平台上,露营相关量同比增长746%,创下新高。另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露营规模达到299亿元,增速为78%,预计202220%的增速。
身处万博CBD的奥园国际中心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风向,于今年3月启动“营地公园”主题改造升级,意在为奔波于通勤路上,桎梏于“写字楼销售转化”的营销闭环,参与商户销售额环比提升54%,体验业态销售额环比提升244%。
据项目方透露,“营地公园”后续会打造成可供消费者休闲、聚餐、休憩的“慢生活”主题空间,升级项目户外空间,加载露营场景,强化“营地公园”的整体氛围。
“不”的商业新意
深耕差异化运营
在此前的采访中,奥园商管管理团队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我们项目操盘重点是‘打造一把差异化利剑’,采用更多个性化打法,塑造出项目独特记忆点,形成强劲的流量引力。”
从儿童玩乐主题空间的场景打造,到深度挖掘学龄儿童学习成长需求的一站式教育成长平台“乐学堂”,奥园商管成功雕琢出圈粉儿童亲子客群的商业打法。
今年以来,奥园商管从“传递温情生活”出发,推出“中心公园”运营理念,探索具备“社区功能中心”属性的商业空间。
而“中心公园”系列也正筹谋着品牌化的全国。比如:番禺奥园广场计划在其西广场打造“主题公园”,赋能西区人气提升与品牌招调。
与此同时,奥园商管也在持续升级运营活动的差异化玩法。
以番禺奥园广场开业为起点,奥园商管至今已迈入了第10个年头。
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奥园商管将10年发展历程分为7个重要阶段,从今年6月起,每月以“新生”、“遇见”、“伴侣”、“圆满”等关键词作为主题,推出周年庆系列活动,持续加深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6月:结合六一儿童节,以“新生”为主题,意在重“拾”童心、初心,展望新起点。活动融合游玩、欢乐元素,联动场内儿童业态,带来童乐趣味与温情社交兼具的互动体验。
7月:瞄准暑期经济,以“遇见”为主题,与敦煌IP进行联名合作,打造“敦煌研学馆”系列活动,加载传统文化体验,丰富亲子客群的暑期生活。
8月:在七夕节期间,推出以“伴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合“小太阳气球雨”、手工DIY、舞台表演、游园等形式,营造节日浪漫氛围。
9月:以“圆满”为主题,结合开学、中秋节等重要节点,将与网红茶饮、盲盒品牌联动,推出联名款商品、品牌快闪店等新兴玩法。
在不断进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奥园商管勇于突破自身边界,以“不”的实力打磨出一个又一个独具鲜明个性的市场标签,进一步夯实经营韧性,亦为“打造城市生活中心,持续提升物业价值”的核心理念提供更多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