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年内最大IPO遇上台风“马鞍”,中国中免暗盘破发,千亿免税茅飞不动了
港股今年以来的最大IPO——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将于明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cdf三亚海棠湾免税店 根据此前信息,中国中免H股境外上市的发行价为每股158.00港元,计划发售约1.03亿股H股,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8月24日,中国中免公布招股结果,每股定价158.00港元,每手100股,一手中签率100%,可见市场反应平淡。
按发行价计算,中国中免此次赴港上市募资金额将达162.74亿港元,是2022年至今港股规模最大的一场IPO,此前为天齐锂业创造的134亿港元融资纪录。
不过,自中国中免境外招股消息传出,就有投资者担心港股的低价发行或会稀释A股股东利益,而158港元/股的发行价远低于中国中免A股最新股价,也让投资者们担忧更甚。
截至8月24日收盘,中国中免A股报收189.8元/股,日跌幅1.65%。Wind终端显示,近20日,中国中免股价跌去11.65%,目前市值为3705.8亿元。另据富途牛牛显示,8月24日,中国中免H股暗盘交易遭遇破发,一度较发行价跌去超过7%,最终收盘跌4.81%,报收150.4港元,不计手续费,每手亏约760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8月24日晚间,香港交易所宣布,由于天文台发出八号台风信号,其盘后交易于今日晚上七时四十分终止。若明日07:00前警告未取消,港股交易也将受影响。
消费回流,中国免税龙头引9家基石投资者
根据招股文件,中国中免H股上市共引入9家基石投资者,总投资额达62.38亿港元。
这9家基石投资者分别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中远海运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上海机场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结构改革基金有限公司、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橡树资本。
基石投资者的加入引起了大众关注。在全球旅游零售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投资一个中国免税渠道商,与其说是看中了传统的免税模式,不如说是盯准了中国免税新政的红利与中国不容小觑的消费力。
此外,百联股份、武商集团、大商股份、欧亚集团、南宁百货、友阿股份、中百集团、步步高、东百集团、海印股份等均表示已向相关部门递交免税商品经营资质申请。
“理论上讲,新批的牌照都会冲击中免的市场。除了海南市场的竞争,王府井的市内牌照是被认为潜在颠覆中免的强劲对手。中免的口岸、机场店都远离市区,王府井的店存在改造可能,又都位于市区,所以这次中免准备新增不少市内免税店。”王国平认为,激烈的竞争让中国中免着急着巩固国内渠道,并选择赴港融资。
根据招股书,中国中免对国内市场的投入的确占比不小。此次赴港募资约48.8%的资金计划用于巩固国内渠道,包括投资主要机场的约8间免税店、约20间其他口岸免税店、约20间有税旅游零售项目内免税店等。
但是受疫情影响,中国中免的最新业绩情况并不理想。招股书中透露,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中免收入、毛利及经营利润低于2021年同期,并且收入、毛利及经营利润的下降幅度比第一季度的下降幅度更严重。原因依然是门店关闭、上海的物流及运营中断、折扣及促销活动加深以及整体消费减少。
尽管疫情与竞争环境给中国中免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王国平认为,中免相比其他免税经营主体仍有较大优势,“中国中免的供应链支撑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渠道商,自采渠道能够保证更低的成本价和更高毛利的独有产品,而其他供应链话语权不大的渠道后来者,只能牺牲利润来做市场”。
不过,他同时指出:“免税的盘还可以做得更大,真正大的竞争还没开始,烧钱大战也难以避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的免税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3年中国免税销售规模同比增长71%至13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