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薅“洋”毛,8000亿免税巨头中免估值崩盘

2022-06-14 10:23:13

  全球最大的免税巨头被投资者追捧过头了。

  2021年,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营收676.8亿、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96.5亿、同比增长57.2%。

  2022年Q1,中免营收167.8亿、同比下降7.5%;归母净利润25.6亿、同比下降10%。

  2022年6月13日收盘,中免收于178.31元、静态市盈率36.06倍。尽管中免已从2021年高点回落53.6%,36倍PE、3500亿市值仍然高估。原因有三:一是免税业务天花板很低;二是中免“内向”;三是中免盈利能力及资产状况。

  

海南离岛免税的蛋糕

  中国免税业最大的蛋糕在海南。

  2021年,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海南旅游业稳步复苏,全省接待游客810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97.5%,而旅游总收入比2019年增长30.9%、达1384亿。

  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旅游总收入的拉动作用明显。2021年10家免税店销售免税商品5349万件、销售收入505亿。

  2021年,在海南10家免税店购物的人数达968万人次,人均购物5.53件、人均消费5220元,商品平均单价944元。

  

中免盈利能力

  2018年2月27日,中国国旅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免公司”以15亿对价收购“日上上海”51%的股权,海免公司51%股权为无偿划拨。

  2019年1月,国旅总社被剥离给控股股东。2020年6月29日,中国旅游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免”。短短几个交易日,股价从更名前的126.58元“摸高”到218.16元。

  

 

  2021年,中免商品销售收入669.4亿亿,较2019年增加约200亿。其中,免税商品销售额减少28.8亿,有税商品销售增加228.5亿。

  “分食者”还在路上,中免的“招牌业务”已然增长乏力,以至有税商品销售成为营收增长的驱动力。

  

 

  2021年免税商品毛利润较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29.1%;有税商品毛利利润较疫情中的2020年下降8.1%。

  免税业务是中免的招牌且毛利润率远高于有税商品,而且疫情在总体上利好海南离岛免税。在这样的背景下,免税商品营收、毛利润金额、毛利润率都在下降,说明免税业务天花板只有500亿左右。

  假如营业面积、客流不变,免税商品销售占比越大总体收益越高。

  

 

  首先,中免将经营场地租金列为管理费用不合理,毛利润被“拔高”。

  这里讲一个通俗易懂的判断方法:必须花、不花没法开张的钱是成本,可花可不花的钱是费用。饭馆要租房、买食材、雇厨师/服务员,否则无法经营,相关支出都是成本。“满减/返券”、派发“小广告”、团建……少搞或不搞也能开张,相关支出可纳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中免不租场地显然无法经营,不计租金计算毛利润存在瑕疵。

  其次,场地租金减免不可持续,疫情过后相关支出将趋于正常。

  中免不计房租算出来的毛利润率低于王府井。计入房租,毛利润率至少降低10个百分点。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下一篇:药明康德等40股近五日获机构净买入
上一篇:美股早报:美股遭遇“惊魂一夜” 三大指数“血流成河” 道指跌超600点 大型科技股集体下跌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