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偶遇!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羚牛集体迁移开始了
8月28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唐家河片区蔡家坝上坝里草坡上的摄像头,捕捉到几十头四川羚牛集群觅食的场景,这也意味着唐家河的四川羚牛们开始从高海拔地区往低海拔区域迁移了,来到国家公园的生态访客们可以在步道上、丛林里、公路边近距离偶遇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了……
四川羚牛集群觅食
画面中的四川羚牛为一个家族群,有颈部金黄毛色、身体后部黑褐色毛发的成年雄性1只,有上一产仔季节出生的不足6月龄、体毛黑褐色的小牛5只,有个体毛色灰白色、角明显且笔直的2-4岁的亚成体1-2只,个体毛色白色或灰白的成年雌性2-3只。
四川羚牛有独特的托儿所行为,即雌性四川羚牛将幼仔集中起来由一两只成年四川羚牛进行照管。这些幼仔包括当年的初生幼仔或者前一年的亚成体。这种托儿所行为有助于减少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能量付出。
四川羚牛的行为包括移动、休息、警戒、取食、修饰、嗅尿、嗅脸、追随等,仔细观看,你能发现四川羚牛的哪些行为呢?
四川羚牛又叫扭角羚,隶属于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四川羚牛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IUCN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是横断山脉—喜马拉雅的特产动物,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唐家河片区内的四川羚牛属四川亚种,是唐家河片区内体型最大的野生食草动物。唐家河被公认为我国乃至世界四川羚牛遇见率最高的热点区域,大约1300只四川羚牛在这里繁衍生息。
四川羚牛与大部分山地动物一样,有随季节迁移的习性,每年的7 月、8 月,四川羚牛会爬升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发情求偶。这段时间也是低海拔地区牛虻等蚊虫最猖狂的时候。然而也有一部分四川羚牛会固执地留在一个海拔带不做垂直迁移,所以在不同的季节,从海拔900米到海拔3500米的山地,都能见到其分布。植物在低海拔萌发以及9月份高海拔霜冻来临时,四川羚牛主要选择在低海拔的河谷杂灌林里和低山灌丛活动。
四川羚牛食谱广泛,喜食各种植物的叶片、嫩枝,竹叶,食量很大。在食物匮乏的冬春季,四川羚牛还会用牙齿刮食树皮。经研究观察发现四川羚牛舔盐习性非常显著,并存在季节性。
陈诗颖 及据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唐家河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