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陈士华:新能源车上游企业利润暴增,下游“连汤都喝不到”
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5万辆和24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8%和3.3%,同比分别增长31.5%和29.7%。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57.1万辆和1447.7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8%,销量同比下降2%。在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达到了25.5%,同期营收仅下降4%,这是很不健康的。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游企业利润暴增,但下游企业却“连汤都喝不到”。“通过几年的技术升级、方案优化,我们动力电池的价格降了很多,但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把我们几年的努力都摊掉了。”陈士华认为,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畸形状态。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近日,由于消费类芯片需求下降,有利于芯片公司产能转向汽车芯片。但实际上,芯片短缺情况仍然存在,而且仍在影响汽车工业,尤其是二线品牌,往往还面临较严重的芯片问题,甚至拿不到例如博世ESP等配件。曾报道,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59.3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2万辆和4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30别完成14.4万辆和1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20倍和1.7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2辆10和245辆,同比分别增长4.6倍和13.4%。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万辆和251.8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2万辆和6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1.7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94辆和1633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1.3倍。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部分车企对于目前高价原材料问题也早有抱怨,不少车企都一直在呼吁理性降价。例如,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调侃说自己“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随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对此回应,“是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