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在中国走不通了?GAP一个月闭店两家,ZARA“三姐妹”全线退出
GAP上海的门店也在撤店清仓,未来GAP在上海的门店将只保留南京路门店和两家奥莱店。此外,GAP位于长沙悦方ID Mall、松雅湖吾悦广场、方圆荟及时代奥莱折扣店的门店已经关店,其位于南京秦淮区水游城的门店也进入闭店倒计时。
快时尚品牌也讲新故事
当前,快时尚品牌主力军正在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新晋快时尚品牌快速崛起,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今年6月,韩国快时尚品牌Chuu的第二家门店在北京合生汇店正式开业,吸引了一众年轻消费者前来打卡,即使是工作日,试穿衣服仍需要半小时左右的排队等候时间。小红书上,有关Chuu的相关笔记已经超过3万篇,内容多为穿搭、打卡。2021年5月,意大利快时尚品牌Brandy Melville在北京三里屯开业,刚开业时一度人满为患,需要排队一小时才能进店选购。
不仅如此,中国本土的快时尚品牌也呈现出崛起之势。在今年的618期间,创立于广州的品牌UR成为天猫女装销售品牌第一名,碾压了曾经蝉联女装冠军宝座的优衣库。
在当下,以90后和00后为主导的Z世代人群逐渐成为主力,个性、颜值、体验、自我表达等成为了消费的新标准。为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快时尚品牌们也开启了自救之路。
H&M试图用中高端改变其在中国,“廉价”“低端”的标签,开拓新的增长点,据其财报显示,2022年,H&M将投入约100亿瑞典克朗推动转型。ZARA正在考虑增加皮革和羊毛等高档面料的使用,优衣库则选择与米兰奢侈品牌MARNIGAP合作联名,提升高端产品的占比。
另外,下沉市场也成为了快时尚品牌下一个必争之地。优衣库的新店选址覆盖浙江乐清、、湖北荆门、安徽淮南等二线以下城市,进一步深耕中国下沉市场。再度进入中国Forever 21则将首店开在了江苏泰州靖江印象城。
对此,王赤坤表示,“无论从相关国际产业转移看,还是产品生命周期看,包括GAP在内的诸多国际服装在中国都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现在行业存于成熟阶段,行业发展红利消失,市场不但要与韩国同行激烈竞争,同时还要和国内崛起的服装斗争,更要和电商作斗争。欧美快时尚品牌们高端化、下沉市场等自救方式,恐怕不能达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