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与哪吒汽车达成合作,手机巨头们的造车梦
8月2日,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黑莓公司、北汽、阿维塔等的合作。 梳理了国产手机巨头的造车梦,发现小米、宝马、博世、福特、通用、本田、梅赛德斯-奔驰、丰田和大众,都在大量关键系统中采用BlackBerry QNX软件。
在国内,黑莓与百度合作。除了哪吒S,小鹏P7也搭载了QNX操作系统模块。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15亿辆汽车搭载BlackBerry QNX软件,较2021年增加了2000万辆。与此同时,BlackBerry QNX的待实现的版税收入从去年4.9亿美元增长至5.6亿美元,增幅达14%。
造车新势力们虽然大多在关键领域坚持自研,但在非核心和不擅长的领域,也善用拿来主义。
2021年8月25日,哪吒汽车宣布与华为在智能网联、车载计算、智能驾驶、数字能源及云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哪吒S应用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及激光雷达技术。
哪吒汽车方面当时向表示,“哪吒汽车将在深度自研的基础上,与华为展开全面合作。这并非HI模式。其他的更深度的合作,双方也在积极的探索之中。”
▲图据IC photo
哪吒汽车CEO张勇曾表示,“我们不希望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例如硬件部分不碰,操作系统暂时不碰,中间件和供应商联合开发,一些应用的组件,和平台的组件自己来搞,把涉及到用户体验、用户感知比较强的一些技术,把一些涉及到智能汽车安全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办大事。”
哪吒汽车的两家重磅合作伙伴华为与黑莓,都是手机巨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苹果、小米等手机厂商在自己造车;魅族被吉利汽车收购,车载系统Flyme for Car或赋能吉利旗下车型;华为虽没有亲自下场造车,但通过三种模式和多家汽车厂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OPPO、vivo、荣耀虽然也都表示不造车,但在汽车领域有自己的野心。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吉利收购魅族时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通过布局手机业务,实现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
▲图据IC photo
魅族科技董事长沈子瑜在谈及收购一事时表示,从MP3、手机到AIoT产品,魅族不仅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有近20年的积累,拥有扎实的手机产业基础能力。与魅族建立战略投资关系,能实现资源复用,在出行科技生态上全面深度融合,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业内人士向表示,“随着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手机企业和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两者互通融合,更有利于车企向数字化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用车时的交互体验。”
2021年3月底,小米掌门人雷军宣布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小米汽车。雷军不仅亲自带队担任小米汽车CEO,还表示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初期投入100亿元,并将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研发。
对于小米造车的原因,雷军曾直言,“对于小米而言,如果有一天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第一,但没做新能源汽车,可能就变成传统公司,存在落伍的风险”。他表示,2020年整个汽车行业和投融资领域的走势,表明电动汽车是未来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而智能加电动,使汽车行业从原来的机械行业越来越接近消费电子。
▲小米汽车多个商标获批。图据IC photo
7月初,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被曝将于8月正式加盟小米汽车,担任营销方面负责人。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已开始着手布局销售端。
7月29日,小米方面向表示,小米汽车项目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后续将如期进入场测和冬测周期。
OPPO造车的传闻有实质性动作为支撑:去年OPPO掌门人陈明永会见了宁德时代中国乘用车事业部、中汽研等机构;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拜访了理想汽车;OPPO副总裁吴恒刚面试了自动驾驶、算法方面岗位的最高级别高管。
去年10月,吴恒刚在OPPO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一项名为“OPPO智行”的解决方案,这是一套从硬件到软件、从二轮电动车到四轮汽车、从技术到服务,跨终端、全场景的系统出行解决方案。
OPPO去年宣布Find X3系列手机作为理想ONE的蓝牙车钥匙,靠近汽车即可自动解锁车门,还可以远程开窗、鸣笛寻车;今年4月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合作,上线了数字车钥匙、车管家等功能,OPPO Find X5等手机支持无感解锁、离车自动落锁、远程控制车门、鸣笛、空调等功能。
▲图据IC photo
从2016年申请第一项汽车相关专利至今年5月,
vivo也暂时不造车,但它同样在汽车相关业务上积极布局。
在去年底的开发者大会上,vivo展示了在智能车载领域的最新成果——Jovi InCar 2.0,它拥有无感连接、多屏联动、车家互联2.0、两轮车互联、智慧车钥匙等功能。目前,Jovi InCar 2.0已与超过80个汽车品牌合作。
vivo还联合国内主流车厂成立智慧车联开放联盟;宣布与特斯拉完成无感车钥匙适配;小鹏汽车、极氪汽车、智己汽车、长安汽车也相继上线无感车钥匙功能。
尽管任正非、徐直军、余承东等华为高管反复强调华为不造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但通过三种不同程度的合作模式,“华为造”已遍地开花。
供应商模式就是为车企客户提供智能化零部件,包括软硬件服务,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五个板块。公开信息显示,华为与大众、宝马、奔驰、一汽、上汽、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等车企都有合作。
比如哪吒S搭载了华为MDC610计算平台和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极狐阿尔法S HI版、北汽魔方、问界M5、问界M7等车型的智能座舱采用了华为麒麟990A芯片;飞凡R7搭载华为AR-HUD;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在多个车企有应用。
▲2021上海车展,赛力斯携华为推出汽车——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图据IC photo
华为Inside模式是华为与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并使用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目前只与北汽、长安及广汽埃安三家车企展开了HI模式的合作,产品包括极狐阿尔法S HI版、阿维塔11、埃安AH8。
华为智选是华为深入参与的模式,包括产品定义、整车设计、零部件供应、整车销售等,目前只有小康股份一家,产品有赛力斯SF5、问界M5、问界M7。
今年6月,有媒体曝出,“华为智选”已经在行业里大范围铺开,其在小康之外已经相继与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以及极狐汽车等敲定智选车业务合作。该消息未得到华为与车企的正面回应,但车企股价应声而涨。
此外,荣耀也表示未来几年内没有造车计划,但是会坚定不移与汽车品牌进行整个解决方案的融合。
荣耀CEO赵明表示,“未来荣耀会把其APK和核心能力共享给车企,每一个产业它都有自己的门槛,对于荣耀而言会在合作界面划分清楚的情况下互相支持,车上的解决方案是特别关注的一部分。”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