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翻台25次,新派茶餐厅靠“走老路”逆势崛起!

2022-07-05 17:31:42

  

新派老派大乱斗,茶餐厅品类也卷起来了?

  利润连年走低

   老茶餐厅们的日子不好过

   “我曾如此爱你的草根气息,

   但对不起,现在的你让我高攀不起了。”

   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老派茶餐厅再贴切不过。

   从香港的“平价快餐”一路升级到进入内地后的“中高端休闲餐”,内参君猛然发现,茶餐厅们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滋润。

   在港式茶餐厅翠华集团公布的财报中,2022财年全年亏损1.24亿港元。而在此之前,翠华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同为港式餐饮巨头的其他品牌,过得也是差不多的日子。

   大家乐和大快活这两大港式快餐巨头——

   今年5月24日,大快活官方发布盈利警告,截至2022年3月31日,该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较上一财年的1.536亿港元下滑了72.2%,相较于2019年,下跌76.3%。

   大家乐这边,截至2022年3月31日,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较上一财年的3.5913亿港元下滑了94.1%,相较于2019年,更是下跌了96.3%,净利润所剩无几。

  

老牌利润下跌

   新派逆势而上

  

2003年,一直顺风顺水的大家乐加码扩张,锁定华南市场,布局华东市场;大快活则是率先占领了华北市场,在北京、天津等多地开出多家门店。

  

数据显示,大快活在营门店共163家,其中香港、广东共计162家,内陆仅有湖北一家“独苗”。

  

惨淡的营收之下,退出内陆市场、开店速度逐年放缓,似乎成了这些巨头们唯一的出路。

  

逆势而上的新派茶餐厅不只是敏华。

  

 

  

新旧茶餐厅,正冰火两重天。

  新派茶餐厅正回归茶餐厅

  

模式重,盈利追不上亏损;

   同质化严重,且容易被取代;

   审美疲劳,击不中年轻消费群体;

   品控差,供应链不完善,标准化不成熟。

  

“我爱你个性朴素平民化,会教顾客畅快满意如归家。

  

这是粤语歌《我爱茶餐厅》的一段歌词。

  

嘴里忙叨着用暗号快速点单,几十块钱的客单价,用不了十分钟的世界,就可以尝到中西结合包罗万象的“世间百态”。

  

对于香港人而言,高效便捷、家乡感、草根态气息浓厚才是茶餐厅应该有的样子。

  

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曾统计过连锁茶餐厅的消费数据,结果显示内地的客单价在200元人民币以上,与香港人均80元左右客单价相比,足足翻了2.5倍。

  

或许是听到了大众的心声,又或许是碍于形势所迫。

  

首先是价格——

  

 

  

 

  

当90代成为餐饮消费主力军,菜式在好味道的基础上,更需要有“好样子”。

  

一句“奶白和焦黑哗啦啦留出来,太治愈了,我好幸福”,背后透露出来的是新消费人群的餐饮需求底色。

  

合兴冰室创始人曾公开表示,其现在的经营模式更趋近于“肯德基”,标准化的SOP和快速

克茗冰室、文通冰室、九记冰厅等,甚至出现了“一天翻台25次”的情况。

  

唯一可知的是,新派茶餐厅似乎又回到了在香港街头,人们熟悉的那个样子。

  进进退退,

  新派茶餐厅又快又卷

  

还有谁家没有“小熊奶茶”、“漏奶华”、“黯然销魂饭”?

  

曾有一种玩笑说法,评价一个港式茶餐厅是否正宗,看的是他的SKU是否丰富,是否能包罗万象,涵盖世界各地的经典美食。

  

秉持着“谁家火了什么,就去跟风做什么”的心态,没有形成品牌护城河,又因为行业门槛低,大批相似的“招牌”菜品被出来,陷入同质化的竞争中。

  

近两月,内参君发现大批茶餐厅品牌正在开始疯狂上新,试图摆脱同质化标签。

  

豪兴茶餐厅新上的68元大拼盘,包括烧鹅、叉烧、烧排骨以及烧肉,一只咸香鸡也只定价在48元。

  

如此看来,茶餐厅似乎正向着餐饮小品类的奶茶靠近,整个品类变得又快又卷!

  

港式茶餐厅文化不死,新冰室从衰败的茶餐厅中萌芽,完成新一轮的蜕变。

下一篇:祥生控股集团:上半年累计合约销售总额约154亿元
上一篇:金价展望:黄金美元徘徊于1820美元下方,即便中国消息乐观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