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之后,Tims中国能否讲出新故事?

2022-09-03 17:10:43

  2017年,TFI曾计划赴美上市,于2018年撤回了IPO计划。后续又有报道称,其运营的汉堡王中国或在港股上市,后续同样不了了之。

  有观点认为,TFI上市搁置的关键在于盈利能力不稳定。或因此,TFI将目光转向Tims咖啡,瞄准了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

  据介绍,Tims咖啡与汉堡王为“兄弟公司”,二者母公司皆为餐饮巨头RBI。今年3月,RBI国际业务总裁David Shear数次提到Tims中国的广阔前景。

  但与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一样,Tims中国仍需思考上市后的盈利方向。

  越扩张、越亏损

  与瑞幸早期的扩张路径一样,Tims陷入了亏损扩大的窘境。

  据Silver Crest数据,2019至2021年,Tims中国的营收分别为5725.7万元、2.1亿元和6.4亿元,主要来自“自营门店的产品销售”、“加盟费”、“其他加盟业务”和“电商业务”。2021年,四大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5.9%、0.3%、1.5%及2.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是Tims中国发展最快的一年,其营收猛增203%,是2020年的3倍以上。但净亏损也成倍增加。

  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Tims中国的净亏损分别为8782.8万元、1.4亿元和3.8亿元,2021年净亏损较2020年扩大2倍以上,3年合计亏损超6亿元。

  

 

  

 

  同时,全球的通货膨胀使原材料成本增加。

  招股书表明,自Tims中国成立以来,咖啡豆单价持续上涨,“2022年1月的咖啡豆价格比2021年高出约16.6%。”从Tims的财务数据看,其2021年的原材料成本为2.07亿元,占总营收比32.3%。

  受此影响,2022年初,包括Tims在内的众多咖啡品牌上调了产品价格。Tims中国招股书显示,1月起,其每杯饮料的售价增加15%。

  由于提价,Tims中国的产品利润率相对稳定。但招股书强调,“成本如果持续增加,无法保证能继续提价以保持利润。”

  戏剧化的是,同样在疫情影响下,经过一定时期的涨价与关闭低效门店,瑞幸最新财季营收大增。

  2022年二季度,瑞幸营收上涨72.4%至4.93亿美元,与星巴克中国二季度5.4亿美元的营收进一步缩小。

  粉单市场,瑞幸股价一路上扬。截至9月1日收盘,其报价17.23美元,相比退市时的0.98美元开盘价大幅提升。

  业内普遍的观点是,除数字化外,瑞幸最大的创新在于“Pick up自提店”。

  2022年咖啡项目融资事件,36氪根据天眼查制表

  除了Tims公布了开店计划外,McCafé预计2023年超过4000家;今年3月,Manner宣布“10城同开200多家新店”。

  “老大哥”星巴克方面,创始人舒尔茨的回归令人期待。其中国区董事长王静瑛也重申,“年底要实现中国门店数6000家的目标,以及继续投资于产品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小蓝杯”已重回牌桌。2022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门店数已超过7000家,成为中国市场门店数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

  近年来,中国的咖啡消费需求高速增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3000亿元增至1万亿元。迈进万亿俱乐部的前夜,没有玩家希望自己被落下。

  不过业内对中国咖啡市场的规模一直存在争议。瑞幸退市后,似乎更难说清究竟是“虚火”还是“真繁荣”。

  普遍的观点是,一线城市的咖啡市场已趋于饱和,伴随租金、人力成本的上涨,新品牌已没有太多机遇。同时,中国低线市场的咖啡消费兴起。

  据美团美食发布的《2022中国现制咖啡品类发展报告》,新一线和三线城市的咖啡门店数量增速最高,接近19%。外卖数据上,三四五线城市的咖啡订单量同比长超200%。

  可以肯定的是,低线市场的咖啡消费仍需更充分的培育。

  多年前,星巴克就开启了市场下沉计划,推进相对缓慢。瑞幸为“将本增效”关闭的门店也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另一层面,区域性的咖啡品牌开始被资本关注。据悉,歪咖啡Y COFFEE已在宁波、舟山开出近20家直营门店。且在低线市场,咖啡品牌们会与“蜜雪冰城”们直接竞争。

  不管如何,Tims中国已被推至台前。上市后,“小红杯”将面临资本市场更严苛的审视。

  为了进一步缩小短板,Tims中国已与中石油旗下易捷咖啡达成合作,将推出小店型、并共同研发即饮产品。营销方面,Tims选择了流量小生杨洋为代言人、并与抖音等新平台试水联动。

  毋庸置疑,Tim Hortons是加拿大的国民品牌。但对于当下的中国消费者,无论是咖啡口味、产品力还是品牌形象,这个印着枫叶标识的“小红杯”仍然面目模糊。面对战况正酣的咖啡消费赛道,Tims中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下一篇:商业地产一周要闻:上半年华润万象生活购物中心零售额近600亿,万科商业业务收入破40亿;王思聪退出万达集团董事
上一篇:快评丨“是人”还是“斯人”?文化讨论不妨多些全民较真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