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专栏丨秦怡:寒塘鹤影梦非梦,百年寿诞颂花魂

2022-05-09 16:17:28

  1922年2月4日出生在上海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的秦怡,其坎坷的一生已经横跨了两个世纪。如今她已整整一百岁,却依然是面容白皙,神采奕奕,看不出岁月的留痕。

  1939年,秦怡参演个人首部电影《好丈夫》,在重庆话剧舞台上被誉为“四大名旦”,在《马兰花开》《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女篮5号》等著名影片中塑造出不同年代、不同性格的中国女性形象。虽然秦怡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还有一个痴呆的儿子一直严重地影响着她的正常生活,但是因为充满女性特有的柔情和慈母之爱,秦怡仍以精益求精的创作姿态,活跃在当今的银幕之上。在秦怡的身上,我们看不出天妒红颜,我们看到的只是天容红颜,坚强中挺立着身躯的秦怡依然美丽如昔。

  
 

  新千年伊始,秦怡作为电影界著名演员,亮相“艺术人生”栏目。在面对面的访谈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拿着一本由上海作家姚芳藻所写的《秦怡:深渊中的明星》一书,百思不解地向秦怡询问:这本秦怡传记为什么非要用这个令人费解的名字?其实,这个书名起得恰到好处,生动地浓缩和反映了秦怡整个人生遭际和她三个终身的遗憾与不幸。这三个憾事,早已不是什么秘而不宣的新闻,秦怡由衷地感叹道:她演不好一些没有生活基础的爱情戏,一是因为她一生中从没有完整地得到过真正属于自己幸福的爱情;二是她的家庭是不幸的,儿子患病,丈夫长期生病卧床,自己以前常年外出拍片,缺少对儿子的关怀;三是拍片几十部,却没有遇到一部能完全、充分发挥她表演空间和演技的影片。秦怡的最后一个憾事似是谦逊之说,但前两个憾事,却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并且困扰着她的一生。

  秦怡在银幕上的形象是那样地鲜活,那样地立体,然而,她的爱情生活却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是从她少女时的初恋开始,爱情的悲剧帷幕就已经过早而不可避免地拉开了。

  
 

  刘澍《四季美人:海伦的诉说》书封

  对于在民间知名度颇高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老师来说,她这“深渊里的明星”,面对太多的媒体访谈约见,早已经形成了习以为常的职业习惯,而笔者也在多年前多次秦怡老师,与老人家多少次促膝交谈,花费心血写成两本有关她的电影传记专著:《银海双星:秦怡与金焰相依相伴的37年》《四季美人:海伦的诉说》,前者通过秦怡老师讲述的往事,重点突出主题地追述了她与“电影皇帝”金焰的爱情、家庭、事业的轶闻旧事,后者则是秦怡老师根据她以往写成的诸多再配合补充的文字,提供述文追忆的方式,由笔者二度创作加工整理编撰。

  
 

  秦怡与刘澍合影

  说到前后出版的这两本书,中间还发生了很多的插曲和故事。一天,我在深圳正在收集整理日积月累逐渐丰厚的文图资料,黑龙江电视台的小魏突然打来电话,因为之前跟他熟识,话筒的一端他既急迫又无奈的请求我火速来一趟上海,他知道我和秦怡老师一直有着密切的交往。原来黑龙江电视台指派小魏专程到上海,以摄像的形式制作秦怡老师的专题片,好不容易联系上秦怡老师后,几经恳求,秦怡老师也应答下来。于是,小魏便率领摄制团队一行人就来到了上海。可是,干等了一个星期,秦怡老师都因为各种事情还没有及时接受他们的,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魏特别着急,于是,就搬来了我这个救兵。

  我飞到上海后的第二天一早,就敲开了秦怡老师的门,正洗漱装扮了一半的秦怡老师见了我很吃惊,我开门见山赶紧给她说明了情况。碍于情面,秦怡老师也就勉强答应了下来,我很感激,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她在忙着改写剧本,还想再上银幕演戏,还有其他社会上的事情都推脱不掉,忙得分身乏术,如果真是说各个地方的媒体都来找她进行,恐怕的确难以招架应付。出于我正在整理她的文稿这一特殊性,我就趁此机会约定好当天上午就要进行的访谈,小魏特别高兴,转忧为喜马上和秦怡老师约定好了地点。

  于是,在上海文化沙龙的二楼,按照秦怡老师指定的这个地点,我们叫好了车辆把她接到了录制现场。由于小魏是个年轻的,他对秦怡老师的过去并不熟悉,似是而非的开端,使得秦怡老师面露不满的神情,为了这次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访谈,我只好临危受命,作为访谈人开始跟秦怡老师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沟通,因为我对秦怡老师的很多事情都很熟悉和了解,此时也正在撰写她的传记,整理她的文稿,所以,我们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一问一答,最终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小魏特别高兴,中午一定要宴请秦怡老师,秦怡老师不忘让工作人员把家里的“小弟”也就是她唯一的儿子也接到了午餐现场。真是“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秦怡老师对儿子这种无微不至的母爱关怀,溢于言表,令人感动,我们对秦怡老师就更加的肃然起敬。

  
 

  说到与秦怡老师有关的许多生活小事,颇有意思,简单说出两个小典故来。一是秦怡老师的名字由来:1938年的冬天,只有16岁的秦怡在独自离家、颠沛流离、历经千难万险后,终于参加了设在大后方重庆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和中国万岁剧团——圆儿时酷爱电影的梦。当时,由“中制”的同行许珂把她的原名秦德和改为秦怡,按其相貌、戏路而言,以此为“青衣”之意。

  很少有人知道秦怡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有许多资料含糊地说她出生于1922年1月,秦怡老师曾亲口告诉笔者:1922年的农历大年初四上午10点钟左右,她降生在上海城隍庙一带一个家道中落的大家族后庭院的南厢房。我们都知道,在若干年当中,秦怡老师的几位亲人都先后去世,离她远去,秦怡老师亲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包括她的丈夫金焰、大姐、妹妹,还有她的儿子,现在只剩她与前夫陈天国生育的女儿,也已是年近八旬的老妪了。而秦怡老师却已百岁高寿,难道有什么长寿秘诀吗?——“漂亮面孔笨肚肠”,秦怡的父母这样评价当年还是孩子的秦怡,意思是说她长得不错,可是没有心眼心计。这是秦怡老师给笔者亲笔书写的来信中提到的有趣话题。

  
 

  我最后一次见到秦怡老师是在2017年,受有关部门的委托,给她老人家送来国家级表彰的奖章,这个时候,秦怡老师因为年事已高,早已经躺在华东医院的病床上。我们小心翼翼把奖章给她佩戴在身边,考虑到此时老人家的形象欠佳,所以没有留下合影,但在我们心目中却永远留下了她不曾消失的美丽倩影。

  文/刘澍

下一篇:全面放开!2万亿级城市重磅出手 房地产调控进入密集优化期
上一篇:河北体育局:到2025年全省冰雪产业总规模达1500亿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