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掌门人李在镕被特赦 能否帮助韩国“应对经济危机”?
称李在镕已于15日正式复职,而三星内部也正在讨论其回归经营一线的时间和相关信息。
当前,韩国经济面临不少风险。
7月26日,韩国银行发布的初步估测数据显示,韩国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2.9%。虽然GDP仍保持增长,但这已是韩国今年连续第二个季度呈现弱增长。基于当前的高物价、高通胀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韩国经济增速从2.5%下调至2.3%。
韩国整体经济呈现低增长态势,并且国内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今年上半年出口额为35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以历年半年度数据为基准,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同时,由于全球物价上涨和原材料价格暴涨,韩国进口同比剧增26.2%,贸易收支逆差创下了历史最大值。
让韩国担忧的,还有日益高企的通胀。从去年开始,韩国已经历经六次加息,但通胀压力并未见缓和。7月,韩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6.3%,高于6月的6%,创下1998年11月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有见及此,韩国央行也预计会进一步加息。
在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李家成看来,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导致了它输入型通胀压力不断上升。他表示:“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导致韩国对海外资源依赖度大。俄乌冲突之下,原材料价格暴涨,韩国物价上行压力增加,自然也会影响到其‘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的表现,目前贸易方面逆差不断扩大。”
由于韩国国内的通胀是因输入型通胀而起,这就决定了韩国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
孙立坚向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还要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将是火上浇油。”孙立坚进一步表示,此时,就需要韩国企业加入,去解决韩国国内结构失衡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星集团自然被寄予厚望。孙立坚向
韩国政府为三星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但如今韩国的焦虑,仅靠三星或许还不足以解决。
韩国的发展困境,首先体现在其经济增长率下滑。“在2000年以后,韩国GDP增长率每隔五年平均下降了1%。”朴龙向
创新能力为何如此重要,关键在于韩国国内所发展的标志性产业。当中,以半导体产业最具代表性。
多年来,在韩国政府大力支持下,三星电子、SK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斥巨资入局半导体领域,并成功在此领域拥有一席之地。美国半导体协会和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调查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中,美国以54%排名第一,韩国以22%位居第二。2021年韩国半导体出口128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20%,同期韩国半导体设备投资55.4万亿韩元,占韩国制造业设备投资的55.3%。
韩国半导体产业虽然强大,发展却并不平衡,特别是在半导体工程的第一阶段——无晶圆厂领域,韩国所占份额仅为1%,占比落后于美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
此外,近期在半导体销售方面,韩国也遭遇难题。据韩国关税厅数据,8月前10天韩国货物贸易出口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2%,但半导体产品出口则同比下降5.1%。半导体出口放缓的同时,销售也面临停滞。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6月半导体库存同比增长79.8%,创六年多以来最大增幅,加剧了人们对推动该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前景的担忧。
“韩国在原本优势产业上的竞争压力正不断加大。”薛晨向
薛晨表示,三星正因在先进制程上遭受比较大的挫折,才急着宣布量产3纳米制程芯片。另一方面,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在2021年的全球代工市场,台积电市场份额为59.5%,在7纳米/5纳米细分市场几乎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三星排名第二,相较之下,三星在全球代工市场的份额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韩国在半导体领域竞争力有所减退,而它的另一个优势产业——造船业,也面临着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
7月6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韩国造船企业2022年上半年接单量为979万CGT,占全球订单总量2153万CGT的45.5%,中国以935万CGT,即43%占比的订单量紧随其后。
李家成认为,从造船业订单量来看,近年来市场份额表现为“中韩交替”的特征。他表示,虽然韩国造船业获得不少订单,但面临的问题是,造船业务工人员比较少,能否按时完成订单还是未知数,再加上之前韩国国内排名第三的船企大宇造船的罢工事件,造船业的生产力恐怕会被打断。韩国离岸工程与造船业协会的数据也显示,韩国造船业从业人员目前仅为9万人左右,还不到高峰期2014年的一半,目前造船业人员缺口在2万-3万人左右。
薛晨表示,韩国半导体、电子产业、造船业都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可以说,韩国的竞争压力和产业焦虑都进一步上升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规划。如在芯片投资方面,韩国政府将在截至2026年的5年里完成340万亿韩元的芯片投资,另外在2030年实现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中一半的原材料、部件和设备在本土采购。
韩国针对芯片产业的战略,可以说是契合三星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规划。“从韩国三星在美国建厂的举动来看,三星的新增产能还是有所转向,从韩国政府的角度来说,韩国对芯片产业的规划,即对产业补贴的规划,也是希望把三星最先进的核心加工业留在韩国。”薛晨认为,全球半导体加工业近三分之二的产能集中在东亚。尽管当前美国希望半导体产业链重新布局,但短期内难以撼动东亚作为半导体加工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就目前韩国产业的发展态势而言,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韩国将不得不进一步依赖三星。
薛晨表示,韩国本身资源匮乏,没有较强的自然资源禀赋,若要维持发达经济体的优势,关键取决于在产业上的创新能力,因此保持科技创新能力对该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举例称,当前,在专用芯片和SoC芯片的制造方面,韩国目前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依赖于三星,而且这种依赖性会进一步上升。
“韩国的国家战略其实是根据三星的规划量身定造的。”孙立坚直言,虽说三星在多个渠道都有领先的发展,但当前资源配置已经接近饱和,因此当前三星要进行抉择,实施多元化产业链,将自身的优势聚焦在更加强势的产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