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各大机构最新研报(202295)

2022-09-05 23:07:57

  
 

   海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颐海国际“优于大市”评级,预计2022-24年EPS为0.61/0.8/1.01元,合理价值区间为20.85-24.33港元。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

   报告中称,公司推进渠道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22H1销售费用率同比-0.7pct至11.7%,主因广告费用投放下降,管理费用率同比-0.43pct至4.7%,主因管理层积极控制费用、人员费用下降。此外,期内归母净利率同比-3.47pct至9.8%,主因毛利率承压与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下降。

  
 

   东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海吉亚医疗“增持”评级,预测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5.8/7.38/9.9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6.7/8.14/10.71亿元。作为肿瘤医疗服务领域龙头企业,内生+外延双扩张模式助力快速发展,标准化并购模式也已经得到市场验证。该行认为,随着公司业务布局完善,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1)DRG政策推广,有利于降低医保坏账情况,进而提高毛利率水平。2)随着永鼎和广济肿瘤放疗牌照获批,两家医院利润贡献将有进一步提高。

   报告中称,公司2022H1医院业务营收14.5亿元,占总营收占比达94.7%,医院业务贡献进一步得到强化。1)存量医院营收保持高速增长,剔除2021H1永鼎2个月营收并表影响,存量医院实现营收约8.7亿元,业务规模持续扩张。2)新并购苏州永鼎、贺州广济医院盈利增长强劲。其中永鼎毛利1.16亿元,广济毛利0.65亿元,据测算,二者毛利率为31.5%/31.7%左右,二者毛利贡献占比约33.5%,公司标准化并购、赋能能力得到充分验证。

  
 

   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哈尔滨电气“收集”评级,预测2022-24年每股盈利为0.084/0.199/0.254元,目标价2.95港元。公司2022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同比持平在117.41亿元,股东净利则同比上升50.4%至51.8百万元;新签订单达155.43亿元,同比大增73.6%。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新增订单于期内贡献了29亿元,同比大升565%。

   该行表示,继国内于2021年3季度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来,哈尔滨电气于2022年前6个月的水电设备业务实现收入增长以及毛利率回升。另预计“十四五”期间水电设备销售额将超过200亿元,是“十三五”期间水电设备销售额一倍以上。同时,认为公司作为中央国资委首批起源于东北地区的老国企,将直接受益于振兴东北的战略。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北控水务集团“买入”评级,下调2022-24年EPS预测至0.28/0.44/0.52港元,目标价2.62港元。公司建造收入随着新增BOT水务项目减少,以及主动放弃重资产和现金回流较慢的水环境治理业务而下滑明显,但运营项目规模持续扩张,运营收入和业绩稳健增长。另22H1投资亏损系一次性非现金支出,同时水环境治理业务前期不断收缩对经营拖累即将见底,而运营业务稳健增长,业绩拐点即将出现。

   报告中称,公司坚定推动轻资产转型,主动减少投资较大且现金回流较慢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投资,22H1在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由同期23个减少为18个,该板块收入同比下降45.2%。随着在建工程类项目减少,上半年资本开支同比下降44.3%至33.88亿港元。该行预计公司22H1现金流表现将随着运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而得到持续改善,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有望在年内实现转正。

  
 

   中泰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昭衍新药“买入”评级,由于2022年上半年收入及新增订单金额均超越预期,将2022-24E收入预测上调2.5%/13.6%/9.3%,股东净利润预测上调11.6%/13%/11.7%;另由于早前公布10股送4股计划已除净,且近期CXO板块估值随恒生指数回调,目标价由130.75港元削59%至53港元。

   该行表示,上调公司未来三年收入预测,预计2021-24E收入CAGR将达36.5%,基于:1)公司获取订单能力不断增强,海内外业务均衡发展。2)临床前研发服务的产能不断扩张,服务能力将持续提升。3)临床CRO的服务能力迅速提升,上半年新签订单总额劲增,通常来说,临床CRO收费与利润率均高于临床前CRO,因此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有利公司长远发展。

  
 

   华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比亚迪股份“强推”评级,预测2022-24年汽车销量为185/303/361万辆,同比+154%/+63%/+20%;归母净利达112/249/364亿元,目标价404.4港元。公司8月销量快报符合预期,总销量环比+8%,其中新能源车销量17.5万辆。正处当打之年,该行看好公司全产业、多业务、海内外的厚积薄发。

   报告中称,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最后一年,2023年起纯电动车补贴最高减少约1.3万元、插混车型补贴最高减少0.5万元。补贴退坡可能带来连锁反应:比亚迪大部分车型等车周期在3-4个月内,根据现有产能爬坡规划,若消费者考虑年内提车享受补贴政策,则9-10月订单有望短期冲刺高峰。

   该行表示,公司国内整车产能规划已超过350万辆,2022-23年国内需求充分满足后,将发力海外市场扩张。公司已在欧洲、南美、东亚等市场进行渠道布局,E3.0车型将作为出口的主打车型。8月,比亚迪出口销量达5092辆;10月,将携新能源乘用车矩阵亮相巴黎车展,随着国外渠道布局完成,预计2023年出口销量有望达到30-50万辆。

  
 

下一篇:张坤抄底美股了!
上一篇:成都全市公路网运行正常,高速公路沿线各站点已设置应急救援专用通道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