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为什么要继续讲好「氮科技」
对于安踏这样的大型国产运动品牌来说,它和它的竞争对手们都需要不断地在科技创新上投入重注。
「氮科技」是安踏从2021年开始所推出的技术方向。2022年8月8日,安踏继续这一方向推出的新款跑鞋产品「奥运冠军跑鞋」也在安踏第二届创新科技大会上亮相。该新产品沿用氮科技的中底技术,其缓震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了26%。
实际上,安踏在2021年的官方叙事中,计划到2025年完成75%的运动鞋产品中使用氮科技的规模化布局。而在这次的创新科技大会上,安踏弱化了时间节点,介绍了今年已运用氮科技的系列产品,创跑、马赫、c202、篮球的KT、狂潮、轻狂等。
就在匹克推出态极科技不久,李宁也于2019年推出自己的「䨻」轻弹缓震科技。相较于传统的EVA材质,䨻技术下的产品则更加轻便,内嵌式全掌异构碳板与轻弹科技结合,大幅度提高能量回弹,外底GCU加强止滑耐磨性能。
搭载这一科技的「绝影」跑鞋在2020年以1699元的定价进入市场,打破此前国产跑鞋类产品的价格天花板。同行业竞争者称,「李宁在推出千元产品之前,国产运动品牌是不敢这样定价的。它也给了我们定价信心,只要产品足够好,即便是千元产品,国人依然会考虑。」
中国主要的运动品牌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安踏早期通过供应链的整合、经销体系的打磨保持了自己的性价比优势,从而转化为在销售规模上的相对优势。在中国运动市场进入品质竞争阶段之后,又通过连续成功的收购,拥有了富有竞争力和不同层次的品牌矩阵。
这一切的动作仍然需要自有核心技术的支持。事实上,安踏在2018年FLASHFOAM虫洞鞋底材料、AFLASHLITE氢科技。但是,安踏当时始终没有一项稳定的和成体系的看家科技。
直到2021年安踏公布了历时三年研发的中底技术「氮科技」。
这是安踏首次因发布自由科研成果成果而举办的科技创新大会,今年则为第二届。这是安踏向行业内外公开展示其最新科研技术和产品的场合。
在核心技术方面,据安踏当时提供的数据显示,氮科技中底的密度仅为0.09g/cm³,能量回归率高达86.8%,耐久度则提升了30%,综合性能表现远高于同行。
氮科技面世后就直接用在了安踏的旗舰产品,马拉松专业竞速跑鞋C202 GT和篮球鞋KT7,两款产品定价均为999元。
一般而言,新材料很多时候会先在休闲款产品上试用,观察其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使用情况,直接使用在旗舰产品上的情况比较少见。
凭借自己的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身份,氮科技被安踏运用到奥运备战和赛场之上,在专业场景得到验证。例如,安踏专为中国钢架雪车队打造的钢架雪车鞋,就结合了氮科技中底、3D打印钛合金鞋钉、行业独创的导流板和翼型降阻设计等高新技术。
专业场景的运用在不断扩展。今年3月初,具备奥运科技的马赫2.0跑鞋发布,售价只有599元。降低价格门槛,提升大众消费者对安踏专业度的认知。
安踏鞋创新管理部、跑步品类事业部总经理蔡之本在2021年曾向懒熊体育透露,氮科技就相当于一个小宇宙,目前对这项技术的运用才刚刚起步,他们会探索更多可能性。
今年安踏创新大会上发布的奥运冠军跑鞋,可被视作一个实践的继续。奥运冠军跑鞋的中底技术在氮气的加持下,实现了更轻更弹更耐久。同时,品牌还将两根超轻空心高强度碳管植入到氮科技的中底当中,跑鞋整体稳定性提高23%。
安踏品牌副总裁、CMO朱晨晔认为,中国运动行业的未来一定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根据中国证券网的观点,自2007年在港股上市以来,安踏体育累计投入超56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研发开支占比在中国可选消费品上市公司中持续位居前列。到2030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预计将超过2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安踏将自己的跑鞋产品放置在一种氛围里以求被大众所快速接受,这种氛围由奥运冠军、国产品牌华为、科技自主创新等关键词所营造,延续着安踏一如既往的中国叙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