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再“断气” 气电飙涨下欧洲如何“自救”?
救企业、省用气、忙进口
为应对这场能源危机,欧盟组织及各国政府可谓忙得“不可开交”。
此前,为帮助德国天然气进口商、欧洲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之一Uniper SE应对危机,德国国有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向其提供了90亿欧元的信贷额度。在7月的时候,德国联邦政府还以2.67亿欧元认购了该公司30%的股权。
从财报数据来看,Uniper经营状况的确惨淡。今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额达123亿欧元,主要原因在于俄气减少后,公司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采购天然气。近日,Uniper SE再次向政府“求救”,希望能将信贷额度扩大40亿欧元至130亿欧元。这也显示出,这场危机对欧洲能源企业所造成的“侵蚀”仍在持续。
此外,为安然过冬,欧盟成员国在7月就于今年冬季减少15%的天然气使用量达成了一致。同时确定了豁免机制,即没有与其他成员国天然气网络互联的成员国不受强制减少天然气需求的限制,电网与欧洲电力系统不同步且严重依赖天然气发电的成员国也可获得豁免,以避免出现电力供应危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气的限制使用是否会对工厂生产造成影响还有待观察。
与此同时,欧洲近月来持续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包括加大自挪威等供应国的天然气进口量、欧盟与阿塞拜疆签订《能源领域战略伙伴关系备忘录》,规定阿方逐年增加向欧盟的天然气供气量;与美国达成了大额的LNG交易,等等。
林伯强认为:“目前的能源危机已然对全球供应格局造成影响,若‘北溪-1’等管道最终被弃用,意味着今后的天然气运输将转为船运或者需要建设新的管道,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投入,但欧盟正在为此做准备。”据悉,德国政府已经租用4个浮动式LNG接收站,首批两个临时接收站最快将在今年年底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