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发展:刘山辞任董事、总裁等职务
前几天,又有一位重量级高管的职位变动引起了艳姐的注意。
8月26日晚,荣盛发展公告称:
董事会于2022年8月26日收到公司董事刘山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刘山申请辞去其担任的公司董事、总裁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有意思的是,刘山并没有彻底离开荣盛发展,公告指出,公司监事会提名刘山为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监事候选人,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可生效。
公司董事会提名邹家立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七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而邹家立此前已申请辞去其担任的公司监事会主席、监事职务。由于其辞去监事导致公司监事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在新的监事选举产生之前,其仍将按照有关规定继续履行职责。
简单来说此次人事变动,刘山从董事会去了监事会,邹家立从监事会去了董事会。
根据公告显示,刘山1963年出生,历任荣盛建设财务部经理、荣盛控股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监、公司第一届监事会主席、第二届至第四届董事会董事、总经理,第五届、第六届董事会董事、总裁,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总裁、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
从履历中可以看出,刘山此前就已经担任过第一届监事会主席,并且在第二届到第七届董事会中,都有席位,而且所担任的职位也是总经理、总裁这种一把手的职位,可以说是荣盛发展的元老级人物。
去年7月,荣盛发展董事会聘任刘山为公司总裁,任期3年,然而1年过后,刘山就告别了总裁岗位以及董事会席位,转而去了监事会。
通常来说,监事的职责是检查公司财物,对公司及高管人员进行监督,对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方案,要求董事高管对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纠正等职责。按照规定,监事不得兼任董事,两者属于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对于刘山来说,可以说是进行了一个角色的转换,从原先的管理职能成为了监管职能。
虽然此次官方并没有公开此次刘山调动的原因,从刘山的年龄来看,1963年出生,59岁的刘山即将到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强度偏大的管理职能转而去监督职能,或许也是处于一个年龄的考量。
此外,刘山此次离开总裁职位,或许也是权力交接棒的考量。
邹家立和刘山一样,同样是1963年出生,先后毕业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历任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第二届至第七届监事会主席。
此次邹家立离开监事会主席的席位后,刘山大概率会成为监事会主席,来辅助支持荣盛发展后续的运作。
近年来,荣盛发展的高管团队和董事会也有一些变动:
今年2月,荣盛发展发布公告,荣盛发展庄青峰辞任董事、副总裁等职;去年年初,荣盛发展发布公告称,张志勇辞去荣盛发展副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在荣盛发展及控股子公司担任职务。
目前荣盛发展的高管团队包括:
董事、副总裁秦德生
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伍小峰
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景中华
副总裁林洪波
副总裁王守波
副总裁吴秋云
副总裁尚中卫
此次刘山离开总裁岗位后,谁将会担任总裁,地产人言也将持续关注。
回顾荣盛发展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有稳步发展的阶段,也有遇到过挑战的阶段。
在2015年至2019年这5年期间,是荣盛的稳步增长期,荣盛发展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30%。
荣盛发展从2018年开始,销售规模就进入了快车道,于当年销售达到1015亿元,进入千亿房企俱乐部。
也正是从2018年开始,因为环京限制性政策加码,荣盛发展开始进军全国,告别“河北王”的称号,开始通过诸多拿地方式,试图在全国进行布局,来实现区域布局的均衡。
根据年报指出,截至2021年底,荣盛发展的总土储约3469万平方米,基本可以满足未来3年的发展需求。去年,荣盛发展新增土储超6成布局长三角,为近年来新高。
但在总土储中,荣盛发展环渤海占比仍高达58.8%,尤其是环渤海区域中的河北,土储占比达到了43.28%。
8月初,河北廊坊发文全面取消限购限售,此外还明确了廊坊北三县实施最优惠的“首付和贷款”政策:首套首付20%,二套首付30%,首套利率按照最低的4.25%实施。
这对于当地的楼市来说是一个利好,而对于在河北廊坊布局诸多项目的荣盛发展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荣盛发展的回款。
荣盛发展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在2021年荣盛发展的年报中也指出:
荣盛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独特的战略定位,确立了以地产为主业,以康旅、产业新城、物业为支柱,其他相关产业为辅助支撑的“一主、三柱、多支撑”的新产业发展格局。
荣盛发展的康旅板块以“旅游、度假、养老、养生”等产业为切入点,经过五年多发展,实现了高起点、大规模快速进入和布局,迅速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公司产业新城板块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已在河北、安徽2个省布局多个园区。
经过多年的拓展,荣盛发展已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涵盖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各个板块,实现了公司收入、利润的多元化。
2021年,荣盛多元化业务营收实现71.8亿,其中占比较大的为产业园业务,其次是物业服务。
无论是产业园还是康旅板块,都是比较重的资产,也会造成诸多的资金沉淀,在进入黑铁时代的当下,如何让资产变轻,创造更高的利润率,也是荣盛发展必须面临的课题。
虽说荣盛在市场面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但其仍然在努力确保房子的交付,今年上半年,其累计交付25个项目,总计241.81万平米,20397户,一次交房合格率达90.6%。
艳姐一直觉得,荣盛发展的气质就如同其掌舵人,在部队历练过的耿建明一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在诸多民营房企面临流动性问题而躺平的窘境下,希望荣盛依然能坚定前行,度过寒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