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暂停堂食,总时长达49天!西安13家餐饮集团联名写救援信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目前,西安疫情不断反复,餐饮人苦不堪言,我们采访了西安不同业态的餐饮老板,力求还原出西安餐饮开年以来的真实情况。
其中“火车站赵姥姥”门店多集中在商场,受到疫情打击较为严重,但他们仍在积极自救,希望可以通过他们的案例,给正在挣扎求生的餐饮人一些参考。
其次是房租压力让人喘不过气。
当说起当下三座大山的时候,杜肖表示,房租的压力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面对人工成本,可以通过高效排班来解决;食材成本,在暂停堂食期间出餐量小,成本压力也相对较小;但是房租的压力,不论开店与否,会一直背负在身上。
虽然不断有国家、地方性的政策支持,但是国家减免房租的政策能覆盖到的餐企其实并不多。
这条路子目前来看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相关政策惠及的餐饮商户实在是太少了。餐饮业,大部分是中小餐企,承租对象一般也都是个人房东,而相关政策减免的主体大都是承租国有物业资产的商户。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餐饮企业,并不能享受当下很多政策的“福利”。更多的需要自己私下去跟商场谈、跟房东谈,而这么谈的结果往往是“一场空”。
最后是客流锐减,消费降级。
可疫情给西安餐饮带来的远远不止是暂停堂食这么简单。
“暂停堂食”这四个字带来的隐性危机远超过了表面意思。开年到现在,8个月中,有5个月都是在陆陆续续的暂停堂食,再加上其他临时性的举措,上百天的影响,让整个西安商圈的客流下降了近40%。而西安,作为这两年兴起的集饮食、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兴网红城市,对于旅游经济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反复的疫情也让旅游人数锐减。
某牛肉面馆恢复堂食现状
但在这三重困难之下,他们也没有放弃任何积极自救的机会。
杜肖给出了他们的自救答案:
从门店布局来看,对门店流程做了针对性方案。当暂停堂食的通知下发时,对现有人员进行一个精细化的排班,从销售的额度倒推工时,再通过工时倒推排班,以此控制人工占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门店的策略进行动态调整,追求时效性、人效性。
从线上布局来看,细化线上运营。在小欢禧麻辣拌上线时,就做了企业微信这个项目,重视私域流量的维护,加上自营商城、到点自提,多种方式提高门店流水。同时,组建专门的外卖团队,削弱对外卖平台的依赖程度,来提升利润率。
从投资布局来看,调整整体布局,抓住社区经济。杜肖表示,小欢禧麻辣拌之后的布局会更加向社区倾斜。同时也组建了一个新媒体部门,希望通过部门的赋能,不论是做直播和发,挂套餐链接,多方面段维度可以让门店更好地抓取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
03
降缓房租,难!
疫情发生,线下实体经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市场规模显著缩水。
纵使有缓和时期帮助市场恢复,但餐饮业整体收入依旧难以达到疫情前水平。一些餐饮人因此转行,留下的都在奋力求生。一方面尽可能优化门店模型,另一方面也希望得到其他力量的支持,比如联名信中请求的降低房租成本。
疫情后,许多地方的餐饮人都曾呼吁过降低租金,但真正落实降租的很少。多数地区餐饮人切身体会到的租金减负也许只有2020年春天的那次。
降房租,难!
继2020年春后,疫情主要表现为点状突发。西安就是一个典例,次数多,但每次持续时间不长,因此租金难以结算。
“我们说减免租金,其他人会说,堂食暂停外卖都还正常营业啊,也没有影响你生意。”一位西安餐饮老板说。
外卖正常营业,也让“减租”呼声弱了一些。
当然,降租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各行各业都难。
商业中心客流量下滑,商业中心自身也面临利润缩水、空置率升高、商场吸引力下滑的困扰。
个体房东和餐饮人一样饱受疫情及其带来的后续影响折磨,他们本身可能就指着租金交还房贷车贷或者支付其他的日常费用,很难做出租金让步。
当商业地产面对疫情三年,荷包已经瘪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下一个三年还会不会来,活都活不下去了,何谈成为“中国好房东呢”?
因此,如果没有切实的规定落实,无论是商业中心还是个体房东都不太容易减租、缓租。
即便是有规定,下达到门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能为门店减免多少租金或者延后多少交租时间还需看具体情况。
疫情过去,一些商业综合体的房租甚至还上升了。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疫情后,经营状况优秀的商业体更显可贵,有拓店目标的连锁品牌很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占据这样的点位。
在这种“难上加难”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去积极自救也好,未雨绸缪也好,在面对不同的情况下,要有不同的策略,有一部分需要保存实力,有一部分甚至可以在逆势中进行抄底。先活下来,然后再去谈梦想。
在此,内参君祝愿西安餐饮人,希望疫情早日结束,餐饮人,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