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电动公交车起火自燃 两路过司机立刻停车参与灭火 无人员伤亡
8月23日15时50分许,海口公交集团17路琼A76×××公交车行驶至西站公交站时,司机发现仪表盘出现异常后立即下车查看,发现车辆尾部电池冒烟。为确保乘客安全,公交司机立马打开车门疏散车内4名乘客,并拿起车载灭火器进行灭火。此时,途经的2路琼A59625和35路琼A01190D两辆公交车司机发现前方车辆冒烟后,也一同停车帮忙灭火。
23日15时51分,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调派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从而将火势控制并最终扑灭。此外,该起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具体起火原因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调查。
24日上午,为进一步了解情况,
23日夜间,该车队相关负责人称,涉事17路公交车司机在公司工作已有10年左右。而涉事的17路公交车在本月21日刚做过车辆检查。事发后,公司已将17路公交车全线停止运营,等待下一步检查,“下午5点半,公司让所有17路电动车回到站里,不给发了,在半路的也掉头回来。”
何先生说,公交公司会对新能源公交车进行定期保养,“每个月要搞两次一级保养,包括车的性能、电池电路、方向、手动轴、空调等都要检查,还要除尘。”
另据王先生透露,电动公交车电路电池如果出现故障,驾驶台屏幕上会显示出来。而他们也需要上报公司,由公司跟维修厂进行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能源车自燃事故,有关部门曾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2020年6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知》,要求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供应商,重点对已售车辆、库存车辆的防水保护、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部件和易损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根据车辆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降低车辆起火风险。“对于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公交车等高使用强度的运营类车辆,应按照行驶里程和监测平台数据分析结果设定排查比例。行驶10万公里以下的排查比例不低于5%,行驶10-20万公里的排查比例不低于10%,行驶20万公里以上的不低于20%。”
任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