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新一波展览!菌菇水晶球、花境大熊猫……有趣又灵动
赵荣洁“呼吸”展览现场
赵荣洁是“70后”艺术家,上世纪90年代就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和版画系研修班。“呼吸”系列是她从1999年创作至今的一个宏观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她在不同时期曾先后采用铜版画、丙烯画、、装置、综合材料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
老家山东的赵荣洁,自2000年起搬到云南大理生活,直到现在家都在大理,这次在成都展出的是她的《呼吸》2020系列和2021系列,也都是在大理创作的。
赵荣洁告诉据介绍,《呼吸》2020系列作品分为刺绣作品、蚕茧、水晶球三个部分;2021系列作品则分为刺绣作品、孢子印装置作品“凝视”、孢子印多媒体作品“倾听”三个部分。
《呼吸2021》之“凝视”
其中,由一组半球形玻璃组成的“凝视”作品,格外吸引现场观众——半球造型仿佛眼睛,而眼中的“瞳孔”则是一个个孢子印。这些孢子印来自蘑菇的菌盖:这些蘑菇则是赵荣洁去年在云南鸡足山历时7个月采摘而得。
“蘑菇喷射孢子,孢子发芽,形成菌丝,每个蘑菇可以喷射上亿个孢子。”赵荣洁介绍道,“把菌盖扣在纸上放上一两天,这些孢子就会在纸上形成一个孢子印。”
凑近这组作品,只见这些菌类自我繁衍留下的印记,透过一只只晶莹的巨大“眼球”看着你,清澈、单纯、摄人心魄。
赵荣洁说,此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其实也都可以归类为“动物”和“蘑菇”两大类——蚕是动物,而产生孢子的蘑菇则是真菌。
她正在做的最新作品则属于另一大类:植物——各种类型的植物的种子,在荧光背景的画板上拼贴成电路板的复杂布线图案,反映出艺术家有关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自然生态与人造科技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三联画《困境中的雨林》全貌
在现场看这组画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充盈。画面上没有一丁点空白,满眼都是形态各异的花朵和叶片、还有不时闪现的动物和其他元素……这让人不由想起儿童绘本中很经典的一类培养专注力的“全景绘本”:一个很大的场景里,不厌其详地画出很多人和物件,让孩子们在里面寻找细节。
有趣的是,在展览现场,嘉宾们果然也不由自主地玩起了这个“游戏”——尤其是在他们得知三联画《困境中的雨林》里,画家画了一对熊猫的时候。
《困境中的雨林》局部
这幅三联画也是本场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一件:2.3米高、7.5米长。据策展人介绍:卡琳·普莉姆在尚未得知这幅三联画将在成都展出的情况下,便在这件作品靠近中央的位置画上了一对熊猫。
于是,接下来几乎每位到场嘉宾,都会饶有兴味地去寻找辨认这两只线条比较抽象的熊猫。策展人表示:出现在艺术家画笔下的种种生物,并非始终以相同的外形出现。因为卡琳·普莉姆的画作以“转变”作为一项原则,而这项原则建立在永恒的共生、颜色和形态的突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