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买奢侈品,越涨越买?
Tech星球
文杨晓鹤
在大环境传来的“寒气”中,看似最先会受到冲击的奢侈品行业,在当下的行情中似乎愈发向好。不少奢侈品牌就在2022年中悄悄涨价,时尚消费品牌DIOR就在2月涨价一次的基础上,在7月中旬又部分涨价10%。爱马仕也表示在通胀压力下,公司在今年已经平均上调了3.5%的价格。
比如,8月12日,爱马仕就凭借一款售价16.5万元的自行车登上热搜;接着又有巴黎世家推出一款像垃圾袋的新包,卖价达到1.2万元,也引发热议;近日,还有跨界到运动领域的LV,推出售价高达2万元的乒乓套,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今年疫情结束封闭后的上海和北京高端商超,挤满了排队消费奢侈品的年轻人,两次情景都登上了微博热搜。无论背后原因是实力消费还是超前消费,都让奢侈品不愁今年的行情。
而在二手奢侈品消费中,年轻人也正在成为消费主力。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红布林的数据显示,平台以90后买家和卖家占据主导,而95后和00后也在快速增长。同时,平台超八成卖家和买家为女性。
在二手奢侈品市场中,也存在一定的泡沫。一位C2B平台高管就告诉Tech 星球:“本来爱马仕和劳力士都是奢侈品中的硬通货,但是今年劳力士涨了后又快速跌落,其中很多供货商不断炒作价格,囤了很多货后砸在手里。”
我并不算奢侈品消费大户,就是觉得女孩子没有个奢侈品,就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我买了个10多万的香奈儿,一个3万多的LV。香奈儿是从法国直接买的,那边也没有像国内难买,或者要看柜姐的脸色。当然LV在哪都在涨价,我的LV包已经从3万涨到6万了,即便去卖二手,也能小赚一笔。
当然,这两年奢侈品涨价,也有特殊情况在。现在疫情大家没法出去,去国外的消费购买力困在国内,也是二手奢侈品涨价的一个因素。但我不会买二手,我不是经常乱花钱买奢侈品的人,我希望在我有限的消费中,买到最喜欢的款式,购物愉悦感还是很重要。
奢侈品的策略就是只服务金字塔尖的人,不想让垫脚够一下的人买到。其实女生也都明白奢侈品的套路,但是她总是希望拥有几件奢侈品,这是个生活体验的问题,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
男生的爱好也就是那几样,我算是个手表爱好者。
我最近买的是一块18K全金蓝水鬼,当时20多万买的,现在最少卖35万。当时在美国买的,现在你有钱都买不到。我还有一块绿金迪,我看有张图,最高涨到了100多万。我估计这些都是供应商炒的,没太关注二手市场,原来还涨了这么多。
我和抖音上的手表网红“大能”也认识,进圈子就是要认识这种牛人。而且表圈也有鄙视链,分为一类表和二类表等级别。劳力士算是一类表的牌子,特级是百达翡丽等牌子。这就造成购买力等级划分,你月薪1万买块天梭,月薪5万买块欧米伽,月薪20万你买劳力士。
从我看到的情况看,真正奢侈品的消费人群,都是比较注重表的品牌调性。同时,他们也不太会去关注二手市场,因为疫情不会对他们消费产生什么影响,毕竟这时候投资也不稳定,不如去消费。
真正喜欢表的人,并不是过于看重表的社交货币价值,你开什么车,业务能做多大,很多时间都决定了每个人的层次。我这两年开始玩串,其实都是喜欢。
消费者买不买,都不会影响奢侈品市场大盘
刚结婚的女性,互联网从业者
今年在奥莱买了Burberry的包,1万多元,还买了件衬衣,8000多元。因为奥莱和专柜略有不同,它年初打折那会,商场的人都爆满。
我是今年刚结婚,公司也在6月上市了,喜事连连。上经济下行,互联网行业也没有太多影响,所以还在维持一些常规的奢侈品消费。今年还在看芬迪的法棍包,这款包也不贵,1万多元。
潮品价格和销量受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二手没有保值能力,不像奢侈品还有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能力。我自己买的包很少卖,我有个姐妹喜欢一手二手都买,而且背一阵子不喜欢了,就会拿去卖。
重度用户放弃奢侈品,面子和价值都买不来
85后女性,奢侈品行业创业
以前非常爱买奢侈品,但随着年龄增长以及结婚后,我就几乎不买奢侈品了。原因主要就是心境变了,没有消费的欲望。但我这几年,经常给老公买。
不是我对老公太好,是因为老公这两年从投资转行FA行业,玩资源的行业,风气普遍就会比较攀比。加上老公做的新能源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有时候你没点硬货,人家不相信你有这能力撮合。
所以我经常给老公买LV的鞋子,8000多元,GUCCI的衬衫等,也就五六千。相比我以前买的10多万的包包,说实话不算贵。但是后来,我也渐渐真假的搀着一起买。因为男生消费奢侈品,其实不像女生为自我满足,他更多是为了面子,很多时候不太在乎真假。而且你买真的穿很久,人家也以为你就这一件呢,我的想法就是真假质量不差,莫不如都买了。
其实也不是我们缺钱,我和老公实力都还可以。我创业做珠宝店,虽然这几年生意确实惨淡,但也没到赔钱的地步。我们在上海买的房产,当时接近3000万买的大平层,现在已经接近涨了一倍。就在黄浦江边,能看见3大“神器”。身边的朋友,很多都不知道我们开的玛莎拉蒂。
我们认为这些才是投资,奢侈品还是要当日常消耗品。但现在很多人还是认牌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所经营的珠宝店,是主打日本设计的平价产品。现在和奢侈品的行情冰火两重天,大家没钱的时候,最先削减就是我们这种娱乐消费。
我们牌子确实带不来奢侈品的社交货币价值,但奢侈品如果你认清后,其实也没有就是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