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馆+大排档”,海伦司的新故事
在华灯初上的夜晚,约上三五好友去小酒馆谈天说地,推杯换盏,享受微醺,已然成为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
人均几十元便能让囊中羞涩的大学生和年轻人享受微醺自由,这家小酒馆俨然酒馆界的“拼多多”、“蜜雪冰城”。
2021年9月,“10元小酒馆”海伦司上市港交所,“身价”直冲300亿港元。趁热打铁,海伦司计划快速拓店扩张规模,到2023年底酒馆总数量达到2200家。然而风光不到一年,海伦司便面临着巨额亏损、扩店放缓的窘境。
今年5月,主打酒类产品的海伦司又转身做起了餐饮,在湖北四线城市利川开出了首家“大排档+小酒馆”模式的“海伦司·越”,实现“对小酒馆和传统大排档的双重跨越”。
可是,“没有厨房”的海伦司,做大排档能行吗?
至此,“低价+高增+盈利”的“不可能三角”,就被海伦司轻松实现了,然而,成功只是短暂的,海伦司并没有将其保持多久。
去年海伦司上市时曾表示,所募得资金的70%都将用于开设新酒馆。于是在2021年,海伦司狂开431家门店,一年之内门店数量翻倍至782家。一同翻倍增长的,还有海伦司的原料、人力与租金成本,但其净利增速并没有跟上门店扩张速度。2021年,海伦司净亏损2.3亿元,2022年上半年预亏2.9亿元至3.1亿元,亏损幅度扩大超12倍。
低价卖酒水的高性价比策略确实是海伦司的最大优势,但也导致其每瓶酒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因此海伦司唯有通过不断扩大规模,才有可能实现持续盈利。
“烧烤啤酒,交个朋友”
今年5月,第一家海伦司·越在湖北省利川市正式开业,白天出售咖啡、奶茶和披萨等下午茶餐食,晚上则提供酒水、烧烤、卤菜等食物。
有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这家门店开业两个月以来,日均销售额在2万元以上,其中烧烤与小吃分别占总销售额近10%与20%,自有酒水占40%。不过门店的盈利模式能否持续及还有待观察。
海伦司由酒馆跨界到大排档,抓住了消费场景的契合点。从酒馆和大排档的定义即可看出,酒精饮料和食物均是两者不可或缺的部分,只不过侧重点稍稍有所不同。
而且在大排档盛行的二线及以下城市,海伦司的高性价比模式也更容易打开市场 ,而事实证明,二线及以下城市才是海伦司的“主战场”。 2021年,海伦司二线城市门店总数最多,占比55.37%; 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速最快,当年新增172家门店,同比增长182.98%。
然而海伦司做大排档不止是旧有门店改造一下就完事的问题。大排档出餐要求新鲜快速,更依赖于厨师现做,菜品种类也比海伦司丰富得多,这就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海伦司过往的模式决定了它“没有厨房”,入局门槛陡增,高企的食材、人力成本以及门店的改造装修等,都将加剧海伦司的营收压力。
此外,海伦司入局大排档,意味着二线及以下城市中数量庞大的大排档、烧烤摊、夫妻店都成为其竞争对手。艾媒数据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不到20%的受访者能接受40元以上的地摊餐饮消费,海伦司人均74元的消费水准,与三、四线城市的大排档、烧烤摊相比优势全无,“高性价比”不复存在。
除了跨界大排档,往平台化方向发展,海伦司还在谋求“做大做强”供应链,直接通过卖酒赚钱。
目前,海伦司开通了微信小程序线上商城和京东、淘宝旗舰店,主要出售自有酒水、第三方品牌酒水,以及少量周边产品。其中,海伦司的网红产品如奶啤、果啤的销量较大。
然而这样一来,海伦司无疑又将跟啤酒行业的大佬们展开正面竞争。研究表明,我国啤酒市场整体格局稳定,且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2020年我国啤酒行业市场份额前三的华润、青岛和百威,市场份额分别为31.9%、22.9%和19.5%,留给“其它”啤酒品牌的发展空间仅有8%。
在市场高度分散的酒馆行业,海伦司以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还有相对优势。而在啤酒赛道,海伦司想要排在行业前列,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小酒馆百搭?
可能是“别人碗里的饭最香”,这边海伦司在朝着餐饮大排档进发,另一边的老牌餐饮和奶茶店也盯上了小酒馆赛道:
2020年3月,老乡鸡在深圳开出华南首店,这家店白天做快餐,晚上变酒馆,夜间营业至凌晨2点;
2020年4月,国内首家星巴克酒吧在上海外滩开业,几乎在同一时间,奈雪酒屋BlaBlaBar也开始在全国迅速扩张;
今年1月,凑凑在北京三里屯开了首家“火锅+小酒馆”,计划用火锅+奶茶+酒馆切入全时段餐饮......
“咖啡+酒”、“奶茶+酒”、“中餐+酒”、“饺子+酒”、“面+酒”甚至“火锅+酒”,简直是“万餐皆可酒”,“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不敢跨的”。
除了饮食文化、消费场景或社交场景比较契合之外,小酒馆易被的“酒水+小食”经营模式也是吸引众多跨界玩家的原因之一。
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跨界而来的品牌们除了谋求一点增量外,更多的还是为了以新的消费场景吸引年轻人。
年轻人是夜间经济里较为活跃的消费主体,也是低度酒的主要消费者。与此同时,他们又是比较“善变”的一群人,不仅对价格敏感,还喜欢新鲜和特色,对品牌的忠诚度极低,常常流连于不同的小酒馆拍照打卡。
因此,以低价吸引来年轻人的海伦司,可能也将因为低价而降级的服务水平失去,部分门店就曾被吐槽“服务慢、桌子拥挤、地板油腻、厕所脏、烟味重”等。
世间唯一不变的便是变化本身。褪去“小酒馆第一股”的光环,海伦司如今也面临着竞争加剧、主业亏损,以及大排档和啤酒新业务前景不明的尴尬。如何面对无处不在的竞争,以及守住自己的核心客群,可能是海伦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 1、东兴证券:海伦司(:高性价比小酒馆,精简模型+拓店助力高速增长
2、安信证券:“夜间星巴克”,海伦司开店天花板在哪里?
3、消费界:连锁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能否梦圆大排档?
4、界面新闻:海伦司上市有酒也有新故事:弱化小酒馆,做开放线下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