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犯错,安踏上位,最新业绩已超耐克中国

2022-08-23 19:58:28

   2022年3月,阿迪达斯更换中国区负责人,原都市丽人执行总裁萧家乐接替贾森·托马斯 ;

   阿迪达斯反思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的投放比例,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 ;

   阿迪达斯入驻抖音,今年6月冬奥冠军苏翊鸣做客“抖音电商开新大赏”直播,7月签约中国足球运动员张玉宁。

   这一系列动作,或许可以理解为“产品和品牌营销的本土化”。遗憾的是,改革比问题来得晚。

   业绩摆在眼前,这一次阿迪达斯失算了。受大中华区业绩低于预期影响,阿迪达斯预计公司今年营业利润率在9.4%左右,此前预期为10.5%至11.0%之间。

   阿迪达斯曾在新五年 战略中,将大中华区列为其三大战略重点市场之一,到2025年与北美地区和欧中非地区一起,为公司贡献约90%的销售额增长。现在看来,这一目标的实现挑战重重。

   02

   安踏上位,市占率已排名第二

   阿迪达斯“让”出的份额,被中国运动品牌抢走了,尤其是安踏。

   欧睿数据显示,2021年,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滑落至25.2%和14.8%,而安踏集团增至16.2%,首次超越阿迪达斯上升至第2位;排名第4名的李宁,市场占有率也上升至8.2%。

   2022年以来的业务数据,也延续了这一趋势。安踏刚刚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9.65亿元,远超阿迪达斯大中华区17.23亿欧元 的业务收入。其中,安踏主品牌营收133.6亿元,同比上涨26.3%,FILA营收107.77亿元,DESCENTE、KOLON SPORT等其他品牌营收18.28亿元,同比上涨29.9%。

   与此同时,李宁、特步也传来喜报:李宁上半年营收增长21.7%至124.09亿元,特步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5%至56.84亿元。

   中国市场上,国际巨头接连败退,国货品牌逐渐找回主场。

   以安踏为例,放眼2022年上半年运动鞋服品牌市场表现来看,安踏在营收、毛利率、现金流等核心财务指标上已经走在前列,甚至赶超阿迪达斯。

   在毛利方面,上半年安踏集团毛利161.09亿元,同比增长11.8%,毛利率保持在62%左右。其中,安踏品牌毛利涨31.7%至73.58亿元,毛利率涨至55.1%。同期,阿迪达斯上半年毛利率约为50%,耐克毛利率为46.09%,李宁和安踏毛利率分别是50%和42%。

   在库存和现金流方面,安踏保持在良性范围内。今年上半年,受一二线城市疫情防控和DTC渠道转型影响,安踏库存微增7%至81.9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增至145天,自由现金流为41.08亿元。但安踏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下降6日至22日,资金流动速度加快。

   同期,阿迪达斯的库存和现金流问题更为严重。2022年第二季度,阿迪达斯库存增长35%至54.83亿欧元 ,自由现金流为负,同比下跌123.47%至地市代理-县市代理”三级,一级分销商为直营门店,二三级分销商为加盟门店,DTC改革后,将大量门店收归直营,并重视电商直营渠道,提高货品周转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安踏内部人士评价集团DTC战略进展称,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安踏还在继续收编加盟门店改为直营,关停效益差的大店,单店效益较此前有较大提升。

   03

   FILA增长下滑

   主品牌贡献不足仍是隐忧

   短暂的超越令人振奋,但长期的领先还未有定论。

   关于中国运动品牌的市场表现,有行业人士评价称:“仅靠民族情感提高品牌归属感和号召力,从而给企业带来的业绩增长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安踏、李宁们身上,民族品牌和品牌高溢价之间还存在着消费心理上的悖论。既然你是民族品牌,为什么还卖给国人这么贵?”

   说到底,在该人士眼里,中国品牌还需要用科技创新来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

   从行业经验来看,以React、Zoom X为代表的减震技术和以Flywire为代表的鞋面技术,让耐克的产品成为潮流运动圈挚爱追求,以BOOST技术为核心支撑的ADIDAS YEEZY系列至今仍是热销爆品,在二手市场上依然有人愿意高价求购。

   对中国品牌来说,无论是安踏,还是李宁、特步,他们的核心科技是什么?有没有产品能够经久不衰呢?公司的增长动力和品牌溢价 同样以安踏为例,安踏内部将旗下品牌划分为三个品牌矩阵,即以安踏、安踏儿童为代表的专业运动群,以FILA、FILAFUSION、FILAKIDS为代表的时尚运动群,和以DESCENTE迪桑特、KOLON SPORT可隆体育、ARCTERYX始祖鸟等品牌为代表的户外运动群。

   针对上述分类,三大品牌群有着不同的“驱动增长轮”,专业运动群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时尚运动群依靠高品质驱动,户外运动群则是具备高潜力的。

   回顾过去两三年,以FILA为代表的时尚运动品牌群营收已经突破200亿元大关,增速从最高时超50%回落至今年上半年负增长0.5%。无论是从增长天花板还是品牌成长规律来说,FILA给安踏带来“突飞猛进”的增长时代结束了,未来大概率是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

   接下来,压力将传递到安踏主品牌“ANTA安踏”。

   “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这是安踏早在2021年打响的战略口号——聚焦在运动鞋服领域,打造多个品牌并走向全球市场。“多品牌”这一点,和耐克、阿迪达斯很像。

   1988年,耐克收购ColeHaan 后,相继收购了Bauer 、Hurley 、Converse 、Starter 和Umbro 。阿迪达斯的发展经历也与此类似,收购后效益不佳,再折价出售,旗下Reebok锐步就是其中一例。

   但与耐克不同的是,安踏主品牌的营收占比悬殊。历年财报数据显示,耐克主品牌NIKE和阿迪达斯主品牌ADIDAS,分别占集团总业绩的80%和70%左右,但自2020年起,安踏主品牌销售贡献就被FILA反超,2020年FILA品牌销售贡献占49.14%,安踏主品牌销售贡献占44.35%,2022年上半年,主品牌营收开始反弹,销售贡献占比增长至51.5%。

   一边是主品牌的营收占比有待提高,一边是安踏的创新科技成果有待市场验证。

   自去年起,安踏每年举办创新科技大会,会上发布安踏集团最新的创新科技成果和产品应用。继去年氮科技发布后,今年8月安踏发布最新技术“氮科技科技平台与碳管悬架系统” 和“冠军跑鞋”系列新品,还官宣与华为运动健康达成战略合作。

   “氮科技”是安踏找到的新技术路子,是一种鞋中底减震技术,已经面向市场推出创系列、马赫系列、C202系列跑鞋等。此外,安踏综训品类的服装从国家队的装备中提炼专业科技,大量运用于速干、吸湿排汗、冰感、环保等科技面料,从而推向市场。

   具体产品的销售情况还需等待下一财季的数据公布。但已知的是,自2007年上市以来,安踏集团已累计投入研发成本超56亿元。2021年,安踏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11.3亿元,占总营收2.3%;2022年上半年,安踏的研发投入占营收2.3%。

   虽然对比耐克、阿迪达斯5%~10%的研发占比,安踏的研发投入仍显不足,但较彪马 、李宁 、特步 等运动品牌投入略高。安踏官方曾表示,到2030年,安踏研发投入预计超过200亿元。

   2022中期业绩里,安踏集团对安踏品牌为首的专业运动群的期望是“强老拓新”,一方面持续生产和优化差异化和高性价比产品,另一方面强化高端市场布局,依靠创新科技研发成果,挖掘增长机会。总体上看,创新在路上,国货品牌实力崛起还需时间。

   END

下一篇:骏创科技中期分配预案,拟10派2元
上一篇:2022年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拟认定名单出炉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