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号再“断气”,德国制造业外流风险日益凸显
发布的前一天,德国监管机构就已发出警告。周四,联邦能源监管机构负责人Klaus Mueller在接受时表示,德国要在10月1日之前完成第二个目标将很有挑战,而第三个目标则“不可能完成”,德国将度过两个艰难的冬天。
传出后,德国内部关于重启“北溪-2”的讨论再次爆发。周五,自民党副主席Wolfgang Kubicki呼吁立即重启“北溪-2”管道。不过,该党党魁兼财长林德纳的发言人表示,重启提议“错误和荒谬”。“北溪-2”已完工,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政府排除了启动的可能性。
势必进一步推高天然气价格。
过去两个月,德国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翻了一番多。作为欧洲基准的德国明年交付的电力价格正处于连续9天的上涨中,最新价格已达到创纪录的每兆瓦时570欧元。本周,德国明年交付的电力上涨已超过23%,与天然气价格一样,目前价格均为其历史水平的约11倍。
德国面临如何保证工业运行的难题,分析人士指出或有工厂外流风险。随着能源成本飙升,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化学品和钢铁制造商都正在努力消化冲击。一些企业将成本转嫁给客户,一些选择关闭工厂。
德国有机硅生产商BIW Isolierstoffe GmbH的首席执行官Ralf Stoffels说,德国的能源通胀比其他地方更剧烈,他担心“德国经济会逐渐去工业化”。该公司为汽车、航空航天和家电行业生产硅胶部件。
赢创工业集团的发言人Matthias Ruch说,价格给许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源密集型公司带来了沉重负担。在德国工厂,他们正推动用液化石油气和煤炭取代40%的天然气,并将一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不过他同时表示,搬迁的想法是“行不通的”。赢创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品生产商,在27个国家设有工厂。
本月初,欧洲最大铜生产商Aurubis的首席执行官Roland Harings表示,公司尽量减少使用天然气,同时将电力成本转嫁给客户。糖业巨头Suedzucker AG发言人在一封邮件中表示,公司制定了紧急能源计划,以防俄罗斯完全切断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
宝马公司正在加紧为可能的天然气短缺做准备。宝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工厂有37个燃气发电设施,目前正在考虑转用当地的公用事业公司。因为能源成本过高,包装公司Delkeskamp计划关闭德国北部城市Nortrup的一家造纸厂,70名工人将因此失去工作。
彭博社研究机构分析师Kesavarthiniy Savarimuthu表示,随着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已经看到工业需求遭到破坏。本周德国将对家庭天然气消费者征收附加费,价格压力很快也会压到普通民众身上。
前高盛董事总经理、现在为S-RM情报和风险咨询有限公司工作的Martin Devenish说,他担心的是,能源紧张导致行业被迫缩短工时和降薪,“德国社会动荡的因素是存在的,而且这种风险被低估了”。
彭博社称,有证据表明德国的工业地位正在下滑。据顾问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的政府数据,今年前6个月,德国的化学品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27%。同时,化学品产量下降,6月份的产量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近8%。
上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指出,由于其工业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高度依赖,德国今年将成为七国集团中表现最差的国家。
除了储存天然气,德国还计划用煤炭来确保电力供应,然而该计划正受欧洲的极端天气影响。由于极端干旱,堪称德国经济命脉的莱茵河水位下降严重,限制了该航道运输大宗商品的能力。
比利时智库Bruegel的高级研究员Simone Tagliapietra表示,能源价格的长期上涨可能会改变欧洲大陆的经济格局。他说,一些行业将面临严重的压力,并将被迫重新考虑他们在欧洲的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