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我国资管机构数字化转型战略不够清晰,普遍数据质量不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认为,近几年我国资管市场发展稳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资管机构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
全球资管500强中,中国有30家。肖钢8月20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夏季峰会上表示,评价强大的资管机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数字化转型。但现在我国资管机构转型存在多方面问题。
一是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是很清晰,特别是资管机构对它本机构的业务的定位和规划,缺乏很清晰的思考。
二是普遍存在数据质量不高,包括内部数据、外部数据,数据治理存在不少的问题。
三是资管机构的业务流程和应用系统很繁杂,而且相互分割的,不同业务线和业务流程和运营系统是分割的,而且存在简单地把原来线下业务到线上,这对流程、客户体验都没有改进。
四是技术架构落后。“技术架构一般还是用传统关系型的数据仓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相互因果关系,但实际现在很多有高并发、高频率的数据怎么实时高效智能应用。”他表示。
肖钢认为,数字化资管主要包括六部分——投研、产品管理、营销、风险管理、客户管理、运营。“未来资管机构如果要成为一个头部的,一定要实现以数据驱动为关键的资管新形态,从过去依靠专家经验型的资产配置到数字化资产配置。”他称。
在肖钢看来,增强资管机构核心竞争力要秉承“资管+投行+科技”。所谓“资管+投行”,就是新型的资管业务为核心,以精品投行业务为特色,资管机构一般是买方,那不仅要当买方,还要发展它的投行业务,还要成为产品的创设者。
“当然,这一切都要以金融科技为枢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肖钢说。
未来,我国资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对此,肖钢提出五方面建议。
一是数字化资管长期战略目标。“。”他称。
二是要加强数据中台的建设。通过数据中台的建设,把内外部的数据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线上化、集中化、标准化、标签化、图谱化。
三是。都应该在一个平台运作,首先要支持投研、产品设计、客户营销、投资决策一体化,还有后台运营,所以要有领先的技术架构与数据模型,计量客户收益与风险;投资绩效归因,每一个产品替客户创造的投资绩效到底四是精准刻画客户、陪伴客户。“长期陪伴客户成长,从现在资管机构的运作来看是远远不够的。”他称。
最后是按照个性化、动态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我们整个资管从投资博弈到智能组合,从学习知识到学习工具,这样更好提升资管行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