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大棒”的老套路

2022-08-15 17:03:32

  1990年,美国和欧洲的半导体产量占世界半导体产量的75%以上,如今,尽管美国半导体公司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47%,但全球芯片制造只有12%发生在美国。

  由于美国目前正处于几十年以来劳动力市场最紧张的时候,台积电的新厂在施工阶段就陷入“招工难”的困境,导致工期延误。

  称,此次停电可能让三星集团建在休斯敦的工厂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

  彭博社直言,法案的出台让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陷入尴尬境地。

  就在芯片法案签署前不久,英特尔发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净亏损4.54亿美元。英特尔宣布今年将放缓招聘,减少新工厂和设备的支出,并退出外围业务以保留现金流用于有限的扩张。

  “投资者已经表明他们没有耐心等待这个代价高昂的计划得到回报,英特尔需要利润快速反弹。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既要实现盈利,同时又要投资于新技术和基础设施。”

  行业专家指出,半导体行业投资巨大,仅仅建造一个新工厂就要花费近200亿美元,这笔527亿美元的补贴实在是杯水车薪。不少芯片设计公司认为,芯片法案只会让少数半导体巨头受益,并不公平。

  而对美国政府来说,芯片法案涉及的2800亿美元巨额资金,一下子拿出来也不容易。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芯片法案将在未来10年内使政府预算赤字增加793亿美元。难怪《纽约时报》评论称,芯片法案看似雄心勃勃,但是恐怕很多年都难以见效。而彭博社则批评法案会造成“巨大的挥霍”。

  中韩双方一致同意就维护产供链稳定事宜开展对线日,也就是芯片法案签署当天,中韩两国外长举行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就维护产供链稳定事宜开展对话。

  作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受益者和建设者,中韩双方应当共同抵制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行径,共同维护两国和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双方同意加快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争取尽快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就维护产供链稳定事宜开展对话,致力于产供链完整、安全、畅通、开放和包容,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遵守世贸规则,坚持非歧视、非排他、公开、透明原则。韩国外长朴振在访华前接受时明确指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在供应链方面地位重要,韩国有必要在稳定供应链方面强化与中国的沟通和对话。

  韩国《亚洲经济》提醒称,“在中美竞争中,韩国必须避免使本国芯片业成为冲突试验场的愚蠢行为”。

  今年三月底,美国向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发出邀请,建议组建一个“互助合作”的“芯片四方联盟”。

  不过,面对美国抛出的橄榄枝,韩国表现得很犹豫。

  直到8月8日,芯片法案签署前一天,韩国才表示参加所谓“芯片四方联盟”磋商会,同时明确强调,韩方的立场是要以“尊重中国强调的一个中国原则”和“不提及对华进行出口限制”为前提。

  美国知道韩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根据韩国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对中国提供的材料依存度高达39.5%,与此同时,2021年韩国半导体对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的合计出口份额高达60%。

  对华关系无疑十分重要,韩国必须拿出“恰当”措施,尽可能减少后续的负面影响。

  中国对全球芯片市场极其重要

  同样的担忧不仅来自韩国。

  8月8日,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提供商“东京电子”副总裁河本浩坦言,非常担心美国会扩大对华出口管制,因为中国市场对于东京电子“太重要”了。

  即使是之前大力推动芯片法案通过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也曾反复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世界最大芯片市场在中国。我们需要占有这个市场才能成为世界最大公司,同时还要小心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和业界领导地位。今年3月,美国国会针对日趋严峻的芯片危机,召集各半导体巨头负责人举行听证会。听证会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被议员逼问,为何不主动撤出中国。

  你为什么不完全靠自己?在没有美国政府、美国纳税人补贴的情况下说,我现在必须离开那里?

  中国半导体市场几乎占全球整体市场的近一半。这其中有供应商,也有消费者。中国半导体消费市场全球增长率最高。如果英特尔要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供应商,就必须加入中国这一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中国大陆是英特尔最大的净收入

  听证会上,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储存及影像产品制造商之一“美光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梅赫罗特拉也承认,参与中国市场十分重要。

  中国市场确实有助于提升半导体行业规模,而规模的好处最终会体现在研发投资上。美国全国公共电台认为,芯片法案未必能遏制中国的影响力。

  而波士顿咨询公司则警告称,如果美国执意对华采取技术硬脱钩,可能会让美国芯片企业损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芯片法案”是“昂贵的笨蛋”还是有效的创新催化剂,取决于项目管理,但其本身不太可能阻止美国公司继续在中国进行生产。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 丹兹曼

  芯片法案缓解美国“芯病”仍然存疑

  虽然芯片法案被不少美国媒体夸耀为“美国有史以来影响最重大、最深远法案之一”,但该法案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美国目前的“芯病”,恐怕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英国《金融时报》则进一步质疑称,类似法案推出的目的也许并不在于发展本国的芯片产业,而是通过掀起全球芯片产业发展的竞赛浪潮,在芯片产业的发展投入中拖垮竞争对手。

下一篇:陆金所回应市场传闻:香港上市暂无明确时间表
上一篇:行业迎重磅政策密集出台 光伏等板块走势强劲|就市论市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