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大报财经要闻汇总一览(2022811)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三批涉案企业合规典型案例,这也是今年4月最高检部署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之后,首次发布涉案企业合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全国首例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工作的证券犯罪案件。
近段时间以来,包括农银理财、信银理财、中原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均有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对于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部分机构在公告中提及“后续市场不可控因素较强”“避免因管理规模下降造成投资损失”等因素。
人民银行8月10日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货币政策新信号。就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砥砺奋进、攻坚克难,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这十年,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渐趋完善、结构日益丰富、服务更加多元。覆盖产业全链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上下贯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步入“从有到优”的发展阶段,为经济转型升级引入了金融“活水”。
周三A股市场出现大小盘风格分化加剧现象:中证1000指数继续强势走高,上证50指数仍疲弱不振。板块方面,消费大蓝筹持续低迷,光伏板块继续强势,光伏指数创出历史新高。机构人士认为,在当前结构分化和指数冷热不均的大背景下,投资要把准产业发展脉络。
“油价回升带动了油田、气田等开采企业的资本开支,作为油服公司,这方面的感觉比较明显。”日前,海默科技董秘和晓登告诉记者,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国内油服设备的需求订单明显增多,有的油田公司的设备需求同比增长接近一倍。
8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于上季度,二季度报告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安排更加强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被投资者视为“聪明钱”的北上资金动向向来广受各方关注,但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当前北上资金买卖与A股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已弱化。
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继续回落,CPI-PPI剪刀差进一步收窄。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下半年CPI有望保持温和走势,虽然个别月份可能突破3%,但全年目标可以实现。
锂电产业链上,每一个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都会引发一阵躁动。在日益增长的传统铜箔市场上,复合铜箔凭借安全性、低成本等优势打开了一个缺口。
七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成常态,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愈发从容、淡定,市场主体行为更加理性、成熟。
“终于等到你!”近日,距离北京城区最近的廊坊官宣取消限购后,总部在环京区域的某开发商直呼。限购执行6年后被取消,或许楼市不会应声而起,但“稳市场、促回暖”的信号意义明确,成交量回升可期。
高温之下,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而国家电网的电网建设也如火如荼。两大电网万亿元电网投资将引发市场对电缆的需求。根据最新发布的半年报,远东电缆、东方电缆等公司上半年均手握百亿元订单。
8月10日,新希望披露7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司在7月份销售生猪94.23万头,同比增长48.44%,商品猪销售均价由6月份的15.97元/公斤上涨至7月份的21.09元/公斤,环比增长32.06%,同比增长36.24%,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