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要闻:世茂服务松了口气物业K线周刊
文/乐居财经邓鑫妮距离香港两千多公里外的新加坡,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每天有无数船舶停靠又启航。迎来送往,证券交易所耳濡目染,和这个国家一样迎接着各国资本入驻。去年10月,世茂服务不会成为下一个恒大物业。”眼下,碧桂园服务的市盈率已经跌破10倍,整个七月份股价难见上升,近一个月跌去58.02%,目前总市值仅有406.09亿元。类似的情形,去年12月已经上演过一次。2021年12月14日,港股物企集体跳水,碧桂园服务跌超10%,一天内蒸发超180亿港元。当天晚上7点多,碧桂园服务紧急发布公告,一连给出三条承诺稳住市场信心,公告后不久,又紧急召开了电话会议。世茂服务紧随其后,去年12月24日,连续多日回购股份的世茂服务再度释放信心,公告表示,6个月内不再配售新股。2022年融资挂零2021年尾和2022年初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分水岭,至少对于物企融资而言,跨过之后,企业融资行为截然不同。2021年12月10日,建发物业迎来了上市后的首次配股。金额不算大,募资净额约5.45亿港元,用作收并购和公司运营。此前,物企几十上百亿的融资在市场上时有发生,建发物业的这次募资并未激起太大水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之后,物企融资的大门似乎被“啪”的一声关上,没有任何预告,年初至今配股融资额度挂零。据乐居财经《物业K线家物企通过配股和发债的方式融资了11笔,累计金额约346亿港元。融资“大鳄”是碧桂园服务,时隔半年的两次融资,从资本市场上拿到了超过230亿港元。其次为世茂服务,配售股份和发行债券累计获得约48亿港元。雅生活服务的单笔融资金额也不低,约为32亿港元,排在融资榜的第三位。然而股价下跌几乎成了融资身后的影子,除建发物业外,其余8家物企融资的次日无一例外拉低了股价。其中碧桂园服务于5月份和11月份的两次融资,次日股价分别下跌了2.37%和8.91%。2022年物企配股融资暂未启动,是不想融资,亦或是不敢再融资,总之,资本买单的意愿已经大打折扣。不信任的种子,已经种到了物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