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十大券商机构观点汇总(2022年8月4日)
三大指数午后震荡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0.71%,深成指跌1.14%,创业板指跌1.86%,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150亿元。国防军工、半导体及元器件等板块涨幅居前,一体化压铸、钙钛矿电池等板块飘绿。两市超3000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0.50亿元。盘面上,半导体及元器件板块午后继续走高,华大九天拉升涨超15%,概伦电子、晶华微、炬光科技、力芯微、臻镭科技、中芯国际等跟涨。汽车一体化压铸概念板块震荡走低,春兴精工、铭科精技、瑞鹄模具、合力科技跌停,文灿股份、拓普集团、广东鸿图等跟跌。
新势力多品牌7月交付量创新高,新能源汽车市场维持高景气度。电动化、智能化加速下,汽车行业迎来了长期向上周期。整车厂方面,受益标的包括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以及新势力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零部件方面,受益标的包括贝斯特、凌云股份、泉峰汽车、菱电电控、伯特利、欣锐科技、福耀玻璃、天润工业、常熟汽饰、科博达、得邦照明、中国汽研、星宇股份、文灿股份、骆驼股份、岱美股份、保隆科技、阿尔特、华域汽车、拓普集团、银轮股份、旭升股份、新泉股份、三花智控等。
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缓慢,透露了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未来结构性收益机会仍占优,具体涉及高景气的新能源赛道、基础设施建设主题板块、消费板块、国产化科技创新主题;上游能源品、农业板块、国防军工等。可适当关注优质地产企业。
能源保供和能源转型为当前核心矛盾。重视用电旺季电力供需偏紧形势下的行业投资机会,推荐细分领域龙头标的。火电及转型:多能互补顺应能源转型趋势,存量资产价值重估,转型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新能源:电量平衡的增量主体,装机增长明确,政策催化值得期待。综合能源:双碳目标下的新兴赛道。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建筑行业迎绿色化新机遇。建筑行业将在“双碳”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建造和运营环节是关键。推进绿色低碳建造,装配式建筑成重要抓手。打造零碳建筑运行,实现“光储直柔”是重要抓手,具体而言包括BIPV和智能用电。
电化学储能因其可智能并网、响应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成为近年新增储能装机主流。随着储能项目走向大规模化,锂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储能系统产生的热量也持续攀升,储能电站业主对储能温控等安全管理环节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认为储能温控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2022年国网计划投资额5012亿元,超过2016年峰值水平。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为15%,预计十四五期间,智能化投资占比将超过30%。南网“十四五”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0%,投向包括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我们看好电网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判与处置等解决方案和装备需求的增长。
动力电池装机放量,回收再利用市场潜力十足,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54.5GWh,同比大幅增长142.9%,装机规模受新能源车销量景气拉动而快速放量;动力电池回收作为锂电池后周期行业,需求有望受产业链景气传导而逐年走高,我们预计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总退役量有望达到380.3GWh,2021-2030年十年CAGR高达48.9%,未来有望呈现指数式增长。从长视角来看,行业当下正处于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
国盛证券指出,光伏胶膜主要用于组件封装,可以对电池片起到保护作用。在光伏需求大增的大背景下,EVA粒子或将从2022Q4开始紧缺,2023年紧缺程度或将加剧。EVA粒子短缺或将驱动胶膜企业单平盈利维持高位,明年业绩或将超预期。当前整体EVA和EVA胶膜板块对应明年PE估值在20~25倍左右,尚未完成估值切换。同时后续随着EVA粒子价格上行和胶膜价格上行,后续EPS还有上修机会。
国金证券表示,风电招标高景气,7月风电招标环比提升38.2%。预计2022年全年风电招标量可达80GW+,其中海风招标量可达15GW+。陆风机组价格连续6-7两月环比提升,2H22企稳确定性高,支撑风电制造核心产业链景气度走稳。预计2H22陆风机组招标价格企稳确定性较高,全年均价将回归1700-2000元/KW。
当前正处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大变革阶段,一方面在各国加大政策补贴背景下,产能扩张持续加码,扩产潮下设备企业受益显著;另一方面在施加外部限制背景下,供应链安全得到重点关注,本土设备材料零部件供应商更多承接本土需求,获得持续份额提升。中国大陆拥有全球最广泛的电子制造、终端品牌和市场需求优势,下游需求带动上游供应链转移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趋势,一方面国内在成熟制程领域仍与海外厂商具有充分合作基础,强调商业共赢,另一方面从供应链安全考量有望加速国产设备、零部件的研发、验证,建议关注国产化趋势下设备、零部件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