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不如马斯克能“造”

2022-07-19 10:31:06

  是,随着上海复工的有序进行,特斯拉上海工厂得以稳步重启。

  上半年,特斯拉上海工厂累计生产29.4万辆,累计销售达到29.47万辆,产销均占全球产销售的50%以上。其中,中国市场销售19.76万辆,出口9.71万辆,国内外销售占比分别为67%、33%。

  据悉,自4月份初步复工到今年6月上旬,上海超级工厂产能利用率已经恢复至100%,而一辆辆中国制造的特斯拉已经奔赴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世界诠释“中国制造”的卓绝韧性,也为特斯拉下半年的追赶提供保障。

  这半年,特斯拉仍要感谢上海超级工厂,感谢中国市场。

  基于上海工厂制造的速度和质量,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对上海超级工厂进行扩产建设。待扩建完成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总产能将得到巨幅提升。

  现阶段的复工顺利也好,未来的产能提升也罢,上海工厂乃至中国市场之于特斯拉,向来都是喜报频传,但即便如此,志在全球多点开花的特斯拉也并非能高枕无忧。

  首先,在向来春风得意的中国市场上,特斯拉的上半年虽非失败,但并非完美。就比方说丢掉了全球新能源冠军宝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靠着64.79万辆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半年销冠。

  有人说,考虑到特斯拉陷入“产能地狱”,比亚迪胜之不武,但我要说的是:特斯拉输得可惜,比亚迪赢得有理。

  从产能来看,由于上海工厂受到疫情停产影响,特斯拉上海工厂4月产量仅1万辆,如果没有疫情影响特斯拉上海工厂今年上半年交付预计是超35万辆,影响确实很大。

  但比亚迪近一年来的强势同样可见。凭借一手DM-i混动系统、刀片电池、E平台、IGBT、电机、电控等玩转汽车新时代,动辄销量“一打十”、股价令人匪夷所思地涨,已然成为一种产业现象。

  而面对比亚迪的崛起,特斯拉能否保住年度新能源销冠宝座,还是一个未知数。

  祸不单行。继12月底的后备箱线日,特斯拉中国发起了今年内的第三次召回事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信息显示,4月7日起,特斯拉召回在2019年1月11日至2022年1月25日期间的部分进口及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共计127785辆。而全球因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存在故障,将召回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有近6万辆将受到影响,

  另外,相较于上海工厂的“后劲十足”,远在千里之外的特斯拉柏林工厂和得州奥斯汀工厂则表现的“持续拉胯”,现阶段已亏损数十亿美元。

  其中,柏林工厂的年产目标为50万辆,但事实上每周只生产1000辆汽车,月产能不足5000辆;德州工厂规模最大,耗资近百亿美元,光是生产Model Y就给其设定了50万辆的目标,但因为4680电池增产困难和制造2170电池的设施的供应受阻,产量难以提升。

  在产量遇阻的同时,特斯拉的人员规模也存在冗余问题,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未来三个月削减10%的受薪员工,但小时工数量可能会有所增长。

  根据特斯拉发布的《2021影响力报告》显示,2021年,特斯拉全球员工数量已达10万人,根据裁员计划,可能将有1万左右的特斯拉将被迫离开岗位。官方表示,裁员计划将只影响到整体员工数量的3.5%,数量不会过于庞大。

  产能陷入低谷、裁员、召回风波……上半年的特斯拉在全球多处遭重,甚至丢掉半程的新能源冠军宝座,不可谓不艰难。但柏林工厂与得州工厂已经投产,上海工厂元气已经恢复,大盘已经铺开的特斯拉同样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国市场表现不错之外,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占据美国豪华汽车市场份额超过2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8.6个百分点,超越奔驰和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可见其在豪华汽车领域的地位正日益强化。

  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透露今年的交付目标定在150万辆。从上半年56.4万辆的交付成绩来看,年度目标完成率刚刚达到37.6%,这意味着下半年要累计交付新车95万辆,才有可能完成年度目标,这需要特斯拉乃至马斯克更能“造”。

下一篇:高端新能源汽车接连下线交付,“中国车谷”加速崛起
上一篇:军工板块震荡走强,航天动力涨停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