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一天!美联储创下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

2022-06-16 09:32:55

  中也指出,美国政府高额财政支出导致的供需问题以及美联储的误判和行动迟缓,是目前美国通胀恶化的主要原因。

  两度熔断!日本国债遭做空?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大西洋另一边,时钟则拨回到美联储未公布决议时。

  就在美联储的“大动作”前夕,仍在坚持“超级宽松政策”的日本央行遭到了交易员们的狙击。

  6月15日,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暴跌2.01日元,创201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并于13点54、13点55分两度触发大阪交易所熔断机制。

  本周二,日本央行宣布,针对6月15日的固定利率操作宣布额外安排,将增加1-3、3-5、5-10年期国债购买规模。将把1-3年期、3-5年期国债购买规模均从4750亿日元提高至6250亿日元。将把5-10年期国债购买规模从5000亿日元提高至8000亿日元。

  但空头并不买账。即便日本央行已经明确给出持续购买国债的承诺,在本土交易的10年期国债期货短时下跌并触发价格波动2日元的熔断线年底后的最低值。

  而熔断的幕后推手,是被称之为“寡妇交易”的国际空头。

  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驻东京的策略师Katsutoshi Inadome表示,国际投资者是造成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大跌的原因。例如,欧洲最大的固定收益信贷和另类投资策略管理公司之一BlueBay,在数周前日元汇率跌至接近130日元水准时,便已开始建立日债空头仓位。

  BlueBay驻伦敦首席投资官Mark Dowding透露称,如今该基金持有大量日债空头头寸。

  日兴资产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John Vail介绍称,做空日本国债以期望收益率飙升,在过去20年里是众人熟知的“寡妇交易”,指的是交易风险极大。

  为此,日本央行的火力全开。15日,尽管两度熔断,但十年期日债收益率仍大致维持在日本央行划定的0.25%上限,在央行操作的影响下一度跌至0.23%。

  日本央行还公告继续强调称,本周四和周五将继续无限量按照0.25%的固定利率买入十年期日债。

  之所以空头盯上了日债,是因为在美联储开始大幅度实施紧缩政策的背景下,日本央行仍然坚持的宽松政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Dowding认为,日本央行所谓的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站不住脚”:“对收益率曲线进行控制的目的是——美联储加息越激进,日本央行就越需要放松和扩大其资产负债表以提振日本国内通胀,事实证明市场认为日本央行此举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而日美利差的走阔,也成为了日元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日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20年低点。

  意大利被盯上,欧洲央行紧急出手!

  “欧债危机”2.0会上演吗?

  抢在美联储之前动手的并不只有国际空头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在15日同样召开了紧急会议。

  这次连锁反应的第一环,是意大利。

  周一,意大利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自2014年1月以来首次达到4%,其债务风险敞口的保险成本升至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区金融压力的晴雨表——意大利和德国基准10年期国债息差扩大至2.4%,接近250个基点的临界值。

  债市紧张的迹象,加剧了分化风险,重创了意大利银行股,其为意大利国内债务最大的持有者。

  在意大利国债收益率飙升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最高水平之后,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周三召开紧急会议。

  欧洲央行在15日当天举行特别管委会会议后发表表示,欧洲央行管委会决定再投资已赎回债券以增强市场稳定性,同时要求欧元体系内的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内部机构加快设计一个新的机制,以防止欧元区各成员国的金融市场和债券市场发生割裂现象。

  欧洲央行表示将灵活运用其抗疫紧急购债计划投资组合的赎回再投资,以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转。欧洲央行管委诺特表示,紧急抗疫购债计划再投资是欧洲央行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紧急抗疫购债计划的再投资不足,欧洲央行准备采取行动。

  “疫情在欧元区经济中留下了持久的脆弱性,确实导致了我们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均衡传导。” 欧洲央行在一份中说。

  会后,意大利国债回吐了两年多来最强劲的涨幅,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发布前的3.76%下降了32个基点,至3.86%。欧元兑美元回吐了大部分涨幅,上涨0.1%,报1欧元1.04291美元。

  CNN称,欧洲现在的债券市场让人联想到了十多年前的欧洲债务危机。

  欧盟统计局5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月欧盟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到8.1%,连续7个月刷新纪录,并创下欧元问世23年以来的纪录。

  面对爆表的通胀数据,欧洲央行在上周作出表态,将在7月开始加息,并很可能在9月底之前推出负利率政策。如果“中长期通胀前景持续、甚至恶化,9月还要加息”。这也将是欧洲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意味着欧元区近十年的“负利率时代”的结束。

  2012年7月,欧洲央行将存款机制利率下调至0%,自此,欧洲央行一直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14年6月,欧洲央行继续将利率下调至-0.1%,开始步入负利率阶段,随后经央行多次降息,存款机制利率目前维持在-0.5%。

  目前,欧洲央行已基本“定调”7月份将加25个基点。但值得注意的是,9月扩大加息幅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如果9月份对2024年的通胀率预测仍为当前水平或更高,那么届时加息幅度将可能超过25个基点。

  同一日,三个不同地区,三个央行的应对,三种不同的应对。不管是宣布加息的美联储,还是即将加息的欧洲央行,抑或是仍然唱反调的日本央行,通胀的威力已经逐步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市场还将迎来更多全球央行会议,包括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均将召开货币政策会议。业内预计,与美联储相比,这些国家央行在货币政策幅度节奏上仍然滞后,当前市场基准预期是,英国央行加息25基点,日本央行则继续保持宽松政策取向。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央行奏响“鹰”乐?而加息能否成为抑制通胀的不二法宝?新的交易日即将开始,会发生什么,仍未可知。

下一篇: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099,调升419个基点
上一篇:日本5月出口增长15.8%,对华出口连续两月下滑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