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咖啡卖2杯都算多”,想摆摊赚钱的小白,趁早醒醒吧

2022-06-15 17:51:10

  也鼓励了很多有摆摊梦的年轻人。小红书上,大学生摆摊卖柠檬茶/咖啡的消息,一搜一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饮品摆摊,似乎是个体面又好玩的生意。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晚上只卖了2杯”

   玩得很嗨,赚钱很难

   采访了几个摊主,发现饮品摆摊, 玩得很嗨, 赚钱很难。

   一位白天开咖啡店,晚上出摊的朋友,主打手冲咖啡和气泡水,他告诉我,“一晚上咖啡卖2杯都算多的,气泡水还能卖几杯。”

   我问,卖这几杯够不够油费?对方说,“我是开特斯拉去的”。

   尽管如此,这位朋友,还是兴致勃勃地分享了他出摊排期表,今天在XX城,明天在XX街区,基本上都是所在城市的核心商圈。

   广州的陆柒茶档,老板阿均有多年的汽车改装经历,他花费几万元,把一辆即将报废的捷达改造成了网红饮品车,去哪里出摊都能成为亮点。

   但这并没有让生意爆火, “摆摊不赚钱,最差曾经一个晚上卖13块,我们是做文化的,大家一起玩得开心” 。

   阿均白天有主业,晚上才会开着网红车出摊,玩的就是生活方式。

   在小红书上,一则“摆摊失败的原因”分享中,车子改造、出摊踩点、配方测试,每个环节都充满了坑。

   比如选址,踩点和开店一样,选错了一天的生意就没戏了;又比如网上的配方教程,往往复刻了也难喝。

   摆摊虽然比开店轻量,但本质上仍然是辛苦活,个中辛酸只有自己试过才知道。

   一个摆摊4年的摊主分享,“我们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几千,但一年碰不到几次,惨淡的时候一两百块, 大多数平稳的摊位,日营业额在300~800之间 。”

   球岐旅徒创始人度文,做冰淇淋车8年了,高峰期拥有8辆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摆摊老炮”。

   他告诉我, 摆摊潮从2020年开始兴起,今年达到井喷的程度,但大部分人都不赚钱 ,以饮品举例,现在摆摊卖的最多的是暴打柠檬茶。

   “从捶打柠檬,到接茶汤、加糖浆、雪克、封口、出杯,需要1~2分钟才能出一杯,晚上摆摊时长普遍3个小时,就算是不停做,最多也就是做120杯,一杯卖10块钱,才能做到1200元。”

   但大多数情况下,地摊饮品的生意没那么好,有些位置不好、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摊位,一天只卖几十块的比比皆是。

   既然不赚钱,为什么大家还是争着“出摊”?

   饮品摆摊

   是一场各取所需的狂欢

   采访了十多位“摆摊人”,我最大的感受是: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热潮里,大家是以摆摊为载体,各取所需而已。

   在度文看来,现在各大社交平台点赞数万的摆摊,很多都不是真正的摊主。

   刷了刷平台,我发现饮品摆摊分享的,分为几类人:

   第一类,是人美嘴甜的小姐姐 ,在或复古或插画风的饮品摊前一站,沉浸式的shake一杯饮品,甜酷人设呼之欲出,让人忍不住点赞评论,分分钟上热门。

   还有一些掏心掏肺、360度无死角分享摆摊经验的小姐姐,从怎么改车,到怎么踩点,再到全套配方无保留分享,操碎了心。

   这些小姐姐,要的不是饮品卖钱,而是实实在在的流量,甚至很可能就是MCN公司孵化的新网红。

   第二类,是各个领域的大V号 ,比如有的美食博主,录几期摆摊,获赞数十万,对大V来说,这也是一个获取流量的方法。

   第三类,是一些饮品培训/原料售卖公司 ,这类基本都在演绎“宝妈晚上出摊,轻松月入几万”的戏码,意在售卖原料。

   第四类,则是一些露营用品/车子改装商/咖啡机商家 ,用饮品摆摊的高质量,吸引流量,顺便带货。

   第五类,也是真正入局、人数最多的“摆摊年轻人”。 他们和上一代一辆三轮车、起早贪黑谋生的摆摊人不同,他们在乎的,更多是情怀、社交,是自我实现和价值观表达。

   如今,球岐旅徒旗下已经组织了30多辆的车队,自由摆摊、环游中国西北线旅行摆摊、或是接受商业邀请出摊,因为规模大,到哪都能引起大面积的关注。

   什么东西,在这届年轻人手里,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摆摊,这种在我们父辈心目中又苦又累的谋生手段,变成了社交货币,甚至有人正在把它做成一种兼具情怀和生活方式的商业模式。

   和2020年夏天的摆摊热潮相比,今年出不出摊,或许不是一个盈利问题,而是想清楚要什么的问题。

下一篇: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公示 四川作协推荐的25件作品通过初审
上一篇:随着美元从20年高点回落,澳元兑美元保持反弹势头,略高于0.6900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