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青年轻生,3年前一起打游戏的网友千里之外深夜报警救下 相约“好好活下去”
一段奇怪的表达,让他突然意识到严陶可能有轻生的举动。
朱小桐报警后,一直在尝试跟严陶联系。他这才突然发现,这个网络上认识的朋友,是遥远而缥缈的。不知道他的家人和住址,不知道他的生活环境。明明聊得好好的,说联系不上就联系不上了……
“有时候会觉得,我们比现实中的朋友还要亲密。”朱小桐告诉有一次,朱小桐看到西藏的美景,于是转给了严陶。严陶也很向往,两人当即约定,要一起攒钱,一起去西藏旅游。后来,他们还互相提醒过这个约定。
那天晚上联系不上严陶的时候,朱小桐急了,问严陶“还去不去西藏了”?这个朋友怎么就“不守信用了”。
或许是朱小桐和亲友不断的劝说,让严陶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最终主动给射洪市公安局打电话,告诉警方自己的位置。
那天晚上,朱小桐收到回信的时候,严陶已经被民警找到,并且上了救护车。严陶说没事了,他会好好的。朱小桐心里踏实了,但内心依然隐隐作痛,他发现自己还不够了解这个远方的朋友。
朱小桐告诉严陶答应了“不相信有人喜欢我,每当我交到新朋友的时候,都会怀疑。”严陶告诉“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严陶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至今还在外地打工,读四年级的弟弟在父母身边。职中毕业后,他辗转当过餐厅服务员,做过保安,如今在一个电玩城上班。生活里的一切,他必须独自面对。他说他不想做现在的工作,但又无力改变。
平日里,他喜欢看电影和动漫,在朋友圈展示了很多看过的偏艺术类的电影,他会点评,或者摘录几句台词。朦朦胧胧,带着谜一样的忧伤。他最近正在看岩井俊二,有中国影迷称其为“日本的王家卫”。他也买过很多书,《理想国》《恶之花》《相对论》……还有《我要快乐,不必正常》《21天告别低效人生》,“很杂,随意买的。”
在江苏灌云县的县城里,朱小桐过着另一种生活。他每天按时上班,有时间就出去玩一下,和同学、同事聚会,“喧嚣而快乐。”
在朱小桐看来,严陶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年轻人。他没读过大学,但懂的比很多大学生都多、都深刻。
经历了这次事件后,朱小桐和严陶又立下了新的约定。严陶准备成人高考,朱小桐认真考教师编制,两个人相互督促,朝着目标努力。
对朱小桐来说,这是眼下的一个台阶。他曾准备过考研,但失败了。工作后,他参加过3次教师编制考试,但离成功最近的一次,也只是进了面试。
在托育机构上班,他每周工作6天,一个月收入仅有3000多元。他说要改变现状,只有考上教师编制。但他并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他清楚考编的竞争很大,他必须更加努力,准备得更加充分。
严陶想读大学的梦想由来已久。在电玩城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不到。在射洪这座西部县城里,他的生活精打细算,跟人合租房子,不能随意买东西。尽管如此,他依然担心失去这份工作,害怕再次经历四处找工作的痛苦。他说有了大学文凭,也许会有改观。
但严陶依然没有信心,觉得“自己笨”,考不上。他的书架上放着多本英语书。这些书已经买了很久,他还没认真看过。“不知道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已经脱离学习氛围太久,一直拖到现在,还没开始。”
两个年轻人互相鼓励,必须要目标坚定,必须要行动起来。这次事件之后,朱小桐给予了严陶很多鼓励。他希望用这种方式,陪着严陶走出心里的阴影区,以积极的心态,对未来更有信心。
认识3年了,他们从未见过面。但朱小桐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的信任和真诚。他说现在大家都没钱,以后条件好了,一定会见面。一起去西藏旅行的约定,他们也再次强调过。
现实中缺少朋友的严陶,在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子里,掩藏着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提醒自己,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他坚信朱小桐是他真正的朋友,“不曾怀疑过。”他说平时跟父母很少交流,跟朱小桐交流的时间,比跟父母在一起20年说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