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自有品牌集体没落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2022-04-21 13:23:20

  成为天猫超市下的超市全品类自有品牌——喵满分。

   36氪未来消费这样表达了关于淘宝心选变成喵满分的看法。

   一位原淘宝心选创始团队成员表达了对于这一项目的惋惜,“淘宝心选有近2000万的年轻用户基础,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在消费者端是有明确品牌心智的,任何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一致性及建设周期,我更看好往下延续和升级,而不是转成新品牌,重新教育用户。”

   “当时其实是可以推动更大的商业机会,只能说很可惜,现在的方向和理念和最初完全不一样,我觉得做小了,做成内部的供应链服务部了,和最初团队预想的,打造品牌样板房之后,再向国内零售业进行自有品牌供应链赋能的方向完全不同。”另一位淘宝心选创始团队成员这样对36氪未来消费说道。

   而在淘宝心选创始团队成员看来,新中产这个受众人群是足够庞大的,他们也愿意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新商品,所以走设计这个商品差异化心智是有必要的。核心问题其实出在,这一部分群体的选择太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最没包袱的网易严选,也没能跑出来的原因。在GMV优先的指挥棒下,网易严选在过去一路拓品到SKU过万,覆盖了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各大销售渠道,希望通过丰富的品类做大平台,从而实现GMV的成倍增长。

   而接入各大平台,或许并不是网易严选一开始想做的,由于疯狂扩品下的库存压力,让网易严选必须要用更多的流量去消化。在中国做D2C太难了,所以严选必须去其他平台开店。

   在欧美,零售市场是相对分散的,在亚马逊之外,消费者有去独立品牌网站购物的习惯。而在中国,很多年前,电商平台们就在致力于做“成为品牌在中国的”这件事,于是形成了中国这个商品极度丰富且充分比价的市场,消费者买东西只认平台,且喜欢比价。

   “我觉得一个独立的商品品牌,在中国想要做成D2C是不成立的,因为中国的消费都是以平台为核心的,不是以品牌为核心的,如果是在国外,这个逻辑是完全成立的。”前述淘宝心选成员这样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行业从业者认为,这一波所谓的精品电商并不能被概括为赛道,当一个自有品牌去其他平台开店,更多依赖于外部渠道,那它和其他的品牌有何区别?

   反之如果能将独立品牌在独立APP上售卖这件事做成,才算形成了另一种模式,带起一个新的赛道。但至少目前,还未实现。

   不过虽然这波自有品牌尝试没有跑出太成型的模式,但从业者们依然坚信,这是一个有巨大机会的方向。在充分竞争的中国零售市场,差异化的商品已然成了大家打破同质化竞争的一大核心。

   同时从欧美国家零售业的发展脉略来看,自有商品领域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欧州整个渠道、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化率有45%,北美是19%,而中国仅为3%。

   也就是说在中国零售生态中,超过90%的还是流通商、零售商,大家卖着差不多的品牌商品,努力挖掘别家没有新品牌,再在价格上努力搞点事情。当大平台以规模形成价格优势,小平台也就没了生存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垂直电商成了时代的眼泪。

   以差异化的商品去打开突破口,一直以来是行业内公认的方向,只是目前来看,在这个方向上,国内玩家还没有给出一个太好的解法。

下一篇:远洋集团发行2亿美元绿色债券 票面利率3.8%
上一篇:食品饮料:居家场景驱动行业库存消纳 关注大众消费品微研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