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考消息:中信证券评新能源汽车 换电元年
近日,换电赛道愈发火热。1月18日,万亿“宁王”正式切入电动车换电赛道,推出“巧克力换电块”的战略。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相比目前的充电技术而言,换电是更为高效的补能方式,历经十年积淀,行业进入加速期。
2022年有望成为换电行业高速发展元年,全年有望新增换电站超3000个,2025年行业新增有望超1万个,五年十倍+空间。换电缘起:补能新形式,加速电动率提升1. 换电产品是什么,主要解决什么痛点、场景?
换电是指通过直接更换电能载具的电池来补充电能的模式,主要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再于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车提供电池更换服务。
现有换电方式主要为:底盘换电、侧方换电及分箱换电。其中底盘换电为主流,目前约80%的车型采取底盘换电,具备由于全自动、时长短,更具便利性与安全性等等优点。
中信证券分析师袁健聪指出,换电解决电动车核心痛点,助力电动汽车全场景渗透率提升。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换电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凭借其补能时间短,电池损耗低,行车安全有保障,占地面积小等多维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充电模式下的电动车发展困境。
总的来看,换电模式本质是挖掘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再分配。
2. 产业链拆解:电站设备、运营环节占比较大
换电行业产业链上游由电池供应商、换电站基础组件供应商、配套充电系统供应商组成。
中游主要为换电站建设和运营商,负责换电站的搭建和运营,面向市场提供换电服务,对口B端相对C端更多。
下游主要由换电服务用户和动力电池回收方组成。
行业复盘:政策+资本+技术齐发力,行业进入加速期1. 历史复盘:历经十余年积淀,行业已经进入增长期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换电模式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力阶段。回顾换电模式的发展历史,从技术、政策和商业成熟度三个维度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07~2012):技术思路初成,受制于政策、商业模式不成熟等,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沉淀阶段(2013~2019):政策阶段性偏向充电,换电模式缓慢进步。但是,在这一阶段,换电模式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探索相较起步阶段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发力阶段(2020年以来):政策对换电态度发生积极转变,接连发文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各方加速入场布局换电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