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圈与链④丨一家“城市投行”的共赢生态:68天,百亿级项目落地成都

2022-08-17 23:56:18

  称中创新航公司高层领导正率队在全国各地考察,包括汽车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企业考察团队的高规格,证明这一项目的落地可能性极高。

  于是,龙泉驿区开始行动了。按照全区统一部署,由成都经开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区招商部门,迅速启动项目招引工作。作为经开资本贯彻金融撬动战略,推动金融赋能、资本助力的重要抓手,龙雏基金公司承担起了本次招引工作任务。

  龙雏基金业务团队与龙泉驿区招商团队一道,多次拜访了中创新航。上述负责人还记得,除产业基础外,企业更加关注一些软性因素,比如营商环境、人才资源、教育医疗等条件。

  
 

  ▲新能源客车

  谈判进行至关键处,如何进行有效投资成为项目落地的关键点。毕竟,有好项目、大项目的企业未必会缺资金,但往往也需要本地国有资本的介入,以基金投资项目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各方诉求。

  这正是龙雏基金的工作。上述负责人表示,经市、区两级会商,确定中创新航成都项目的投资架构为成都市重产基金和经开产投基金通过新组建成都方SPV公司,与中创新航设立成都基地合资项目公司。

  但最难之处,在于SPV公司成立之前的各项评估、论证、审批等工作。

  正如前述投资人士所说,国有投资对项目开展尽调,一是需要竞标确定中介机构,这就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此外,由于尽调相对独立,且涉及常州、洛阳、厦门等地,整个尽调工作又需要花去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最终,中创新航成都项目的尽调小组从组建到完成工作,只用了两周。

  “第一周,我们与成都市重产基金、区政府招商部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他透露,一周内就完成4家尽调中介机构选聘并签署合同。第二周,由4家中介机构和联合调查组构成的20余人工作专班一起进驻了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开展工作,并在一周内基本完成了所有工作。

  为确保相应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专班团队的每名成员都在加班加点、连续作战,白天收集资料、开展走访调研,晚上则整理汇总,集体讨论并撰写投资报告。

  从江苏回成都时,刚好是“五·一”假期。但在5月3日,各机构就加班完成了尽调报告,5月5日一早,投资团队出具了投资建议书。很快,投资方案快速通过市、区两级国有企业、政府决策审批,SPV公司营业执照在5月10日“新鲜出炉”。

  作为推进速度最快的百亿级产业化项目,中创新航成都项目成为投资界的经典案例。68天的快速突破,也让龙雏基金获得关注。

  谁是龙雏基金?

  龙雏基金是经开资本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龙泉驿区国有持牌基金管理人,受托管理成都经开产投基金——这是由龙泉驿区政府发起设立的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的投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龙泉驿区委区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组建经开产投基金,正是为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作为产投基金管理人,龙雏基金主要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本地产业。基金聚焦的,主要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龙泉驿区主导产业相关领域。

  某种程度看,这种模式与合肥有些类似。

  近年来,土地财政带动城市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城市投行”的新路径。

  按照龙泉驿区委区政府对产业基金的定位,龙雏基金最重要的任务是以投资带动招商。

  上述负责人透露,一方面是主动出击,在全国寻找项目,再按照市场化方式研判是否符合投资标准,“一般会看本地发展比较好或需要政府大力引导发展的产业。”

  但更重要的是,是通过投资,龙雏基金与深创投、航天科工等市场化机构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这是因为,这类机构的项目遍布全国,且掌握一些优质企业的资源和话语权,“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战略合作伙伴推荐、引导企业落地龙泉驿区。”

  
 

  产业基金的魅力,在于通过以投促招、以投促育,实现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社会资本等多方共赢。

  “针对不同产业,我们与社会资本联合发起设立相应产业子基金,比如在新能源领域,就同成都交子金控成立了新能源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新能源、智能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上述负责人透露,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龙雏基金又与航天科工、川投集团等设立了航天工业互联网智能产业发展基金,主要投资TMT、先进设备制造等领域。专项产业链基金模式的投资大概占60%以上,可以快速在当地引导形成产业链。

  其实,龙雏基金投资中创新航的逻辑,正是为加速龙泉驿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他表示,在招商经验中,“链主”是最关键的存在。尤其是那些具有绝对话语权的企业,聚集效应更加明显,最可能直接带来一系列上下游配套企业群。比如,中创新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有利于推动成都市动力电池产业生态链建立健全,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头部企业。

  此时,龙雏基金不仅能和“链主”企业共建基金,还可以帮助这些配套企业实现本土化发展,比如优先提供办公区域和厂房等资源,或是在本地寻找更多客户,进一步扩大这些配套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有些时候,随着配套产业的实力增强,一个新的‘链主’又诞生了。”

  8月4日,清科发布2022年重磅榜单,成都科创投集团、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分别入选“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机构有限合伙人之国资30强”“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龙雏基金在2021年也曾荣获“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

  冠以“成都”的投资平台在业内渐露头角,成为成都建圈强链的关键力量。

  比如成都市重产基金,已引入中创新航、华为成都智算中心、奕斯伟、蜂巢能源等6个链主项目落地,直接撬动社会资本超1500亿元。截至2022年6月,成都科创投集团已先后投资了350余家优秀企业,其中21家完成IPO,基金规模200亿元。

  要增强产业链建构力,成都早在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强调了基金的作用——

  “充分整合部门、区县、投资基金、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资源,科学谋划、动态更新产业图谱,清晰呈现产业发展前沿趋势、链主企业战略布局、技术路线选择、国际国内领军人才、产业基金分布、本地平台资源优势以及用地资源能耗现状等,为建圈强链提供发展指引”。

  
 

  对此,成都重产基金管理人成都先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日前提到,将主动加强与区县的协同联动,全面提升区县招商引资核心竞争力和主观能动性。

  此前,龙雏基金与四川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设立了四川院士科技创新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10亿元。

  “该基金已落地龙泉,将引导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到龙泉驿区投资创业,通过资金、政策和产业服务的支持,实现高科技项目完成产业转化。”他透露,这对龙泉驿区加强本地人才招引培育有极大意义。

  此外,中创新航成都项目的快速落地,也向外界展现了成都在产业基金领域的实力。

  今天的龙雏基金以及经开产投基金,已经成长为拥有16只子基金,总规模近300亿元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上述负责人表示,寻找下一个“中创新航”,将是龙雏基金的最新目标。

下一篇:美国截至8月12日当周EIA每周投产原油量(万桶)前值:72.80预期:-实际值-15.80
上一篇:沪硅产业扣非净利润首次扭亏,300mm大硅片累计出货量超500万片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