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地铁安检员上班睡觉热传网络,这是监督的好办法吗

2022-08-11 20:29:40

  拍摄者戚先生表示,自己拿包过安检时,发现盯屏幕的工作人员趴着睡觉,在那站了几分钟他一直在睡。当时自己忘记买票,买完再次进入发现还在打盹,至少睡了有20分钟。如果真有人带了违禁品进去就麻烦了,感觉挺不安全的。

  
 

  对于拍摄者上传的,网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方认为,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睡觉确实不应该,上传也是起到了监督作用;另一方则认为,这本不是大事,提醒一下工作人员就好,没必要大惊小怪。

  应该说,两方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如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是否非要拍成上传到网络?

  也许,拍摄者的本意确实只是觉得工作人员打盹“挺不安全”,但他也应该认识到,任何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一旦在社交媒体中形成舆论风波,其造成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后果,就不是他所能预料和控制的了。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地铁工作人员上班时睡着固然不应该,但他未必是刻意偷懒。要知道,在地铁进站口的安检工作不仅重复枯燥,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短。本来就挺辛苦,如果该工作人员是因为过于劳累而打盹,其实也情有可原。

  拍摄者或许没想到,在网络上热传后,这位普通的基层工我们当然无从得知拍摄者的心理活动,也不该胡乱揣测其真实动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把上传到网络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慎重,更慎重。因为,画面不管再怎么清晰、生动,也不一定能完整、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这就可能会让网友产生片面的印象,甚至形成根本性的误解。而不客观、不中立的描述,必然会引发极端、偏激的观点,以至形成不必要的舆论冲突。

  当然,这并不是说,网友们就不应该或者说没有权利把突发事件的上传到网络。有时候,引发的舆论关注也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当一些缺乏话语权的人在无处申诉的情况下,上传不失为一个很有效的求助手段。但一切还是要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上传的动机,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

  一些网友或是为了博眼球,或是为了求流量,刻意断章取义、搬弄是非,制造哗众取宠的效果,到头来,破坏的是整个网络舆论环境。一些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一见网络上的就轻易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根本没有兴趣关心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这些显然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需要提醒的是,网络舆论的风暴不会放过任何人,一旦事态失去控制,自己也会遭到反噬。就拿拍摄地铁工作人员的戚先生而言,许多网友的质疑和批评,可能已经超出他的想象。说到底,网络世界并不是真空地带,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是上传还是不上传,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么做的动机到底是不是出于善意。多一点温暖和体谅,才不至于让网络成为伤人的工具。

下一篇:滴滴理想合资桔电出行申请破产
上一篇:原油:周度级别震荡,月度下行风险未解除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