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迈进“前瞻指引时代” 10月减产实为“一纸空文”
朱润民对
Enverus宏观石油和天然气研究主管Bill Farren-Price认为,尽管减产“在数量上无关紧要,但此举旨在传达出信号,欧佩克+回到价格观望模式”,希望此举“足以遏制空头”。
除了稳定油价,沙特的减产行动也是在为伊核协议可能达成做准备。如果伊核协议最终达成,大量的伊朗原油可能流入全球市场。不过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约瑟夫·博雷尔表示,近期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经减弱。
Cincotta对
在咨询机构欧亚集团能源、气候和可持续发展董事总经理Raad Alkadiri看来,减产行动是欧佩克+给美国和国际社会释放的信息。如果消费国继续试图干预市场,无论是限制价格、释放战略库存,还是让伊朗原油重返市场,欧佩克+不会坐视不管。
G7对俄石油限价恐推高价差
尽管近期油价有所回落,但随着欧盟对俄罗斯出口实施制裁,未来几个月油市供应仍面临风险。
9月2日,七国集团财长在一份联合中确认,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设定“价格上限”,G7还呼吁“所有国家”加入这项倡议。G7设定了两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一个是希望借此限制全球油价上涨,减轻通胀压力;二是限制俄罗斯的石油销售收入,从而打击俄罗斯经济。
限价机制能否发挥作用?目前来看其实充满了挑战。因为要让限价机制发挥作用,印度和土耳其等石油进口国需要参与进来。
当地时间9月5日,印度石油部长普里表示,印度将仔细评估是否支持G7提出的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置上限的建议。目前还不清楚哪些国家将参与拟议中的俄油价格上限协议,也不清楚这可能会对能源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尽管印度等主要消费国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俄罗斯已经对G7的这项提议采取了报复措施:无限期停止运行北溪1号输气管道,并表示将停止向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行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售石油。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明确表示,加入对俄油限价的国家将不再属于俄罗斯石油的接受国。俄方不会根据这种非市场的原则与这些国家进行合作,而那些愿意按市场条件进行交易的国家数量远远多于前者。
“石油行业是关乎全球能源安全最重要的行业。对这样重要的市场进行干预,结果只能破坏行业的发展和稳定。”诺瓦克强调,已经为能源付出高昂代价的欧美消费者将首当其冲,为这项措施买单。
石油价格上限会对油市产生多大冲击?朱润民认为,如果西方国家没有设置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单单实施石油价格上限,对全球石油市场供需状况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会驱动全球石油贸易的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石油采购价格出现显著的差异。俄罗斯的石油可以开辟新的市场,可以向新的客户提供更多的折扣,使得新的客户获得更廉价的石油、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对于参加限价联盟的国家,将面临更小的采购渠道、议价空间和议价能力,并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
高盛则认为,任何价格上限对油价都将是“理论上看空,实际上看多”,油价在2023年仍可能飙升至每桶125美元。高盛能源研究主管Damien Courvalin表示,“与在天然气市场上采取的行动一致,俄罗斯可能会选择在石油问题上反击,切断G7买家的供应,从而推高全球价格和自己的收入。”
目前现货市场的信号也显示,石油供应依然紧张,许多欧佩克成员国的产量低于目标。随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收紧制裁措施,以及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由于缺乏投资、运营限制而无法实现生产目标,供给担忧仍将持续笼罩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