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拿下过美国半市场份额 , 安卓难逃节节败退命运
我并不会感到惊讶,实际上我一直认为这个结果是必然的,只有这个月超越还是明年超越的区别。
因为iOS与Android之间一直都存在着“用户逆差”。
Android与iOS之间的“用户逆差”
如果你询问一个iPhone用户,为什么你会一直用iPhone?那么大概率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习惯了”。但是,当你去询问一个Android用户,为什么选择这款手机时则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拍照好、性价比高、性能好、轻薄...”。
实际上,很多品牌都在追求让用户“习惯”自己的产品,因为大多数人在选购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选择自己“习惯”的产品。习惯的形成意味着长期且不会轻易离开的用户群体,对于品牌来说就相当于一张长期饭票,当然我们现在一般不这么直接的去称呼这种现象,而是用“生态依赖性”来形容。
大多数的iPhone用户都已经对苹果形成了“生态依赖性”,他们想要从苹果的生态切换到Android的生态需要放弃许多东西。所以,一直以来苹果生态的用户流出量都远小于Android手机,简单来说就是Android与苹果之间存在着“逆差”,从Android流向苹果的用户要多于苹果流向Android的用户。
其中的原因,除了想要跳出苹果生态的代价更大之外,Android用户对系统的低依赖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习惯了换品牌的Android用户可以更轻松的接受不同的手机生态。而且在iOS与Android越发趋同的情况下,Android用户可以轻松的跳转到iOS生态。
当这种趋势一直存在时,即使Android在出货量等方面依然保持领先,在实际的活跃用户数上也会逐渐被苹果追上并超越。另外,iPhone更长的换机周期也降低了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让用户不需要经常在继续购买iPhone还是更换其他手机之间做决定。
实际上,在习惯了苹果生态的便利性后,很少有用户会想着主动跳出苹果的生态,大多数时候从iPhone换到Android的用户都主要受客观原因影响,比如囊中羞涩、工作需要等。你可以说这是苹果的“诡计”,也可以说是苹果的精明之处,靠性能、外观等吸引用户并不能够长久的维持用户黏性,只有成熟的系统生态才是用户群体留下的根本原因。
苹果强大的系统生态黏性,甚至让iPhone用户能够接受数年不变的外观设计,以及对比成本而言过高的手机售价。以小米手机为例,其硬件利润一般不超过5%,而即使是那些被数码媒体认为是“高价低配”的Android手机,硬件利润一般也不超过20%,但是iPhone却能够保持接近50%的硬件利润。
当你横向对比iPhone与同价位的Android手机时,你会发现iPhone在屏幕、续航、充电、影像等方面均不占优,甚至在充电等领域大幅度落后于Android手机。即使如此,用户依然对iPhone手机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可见苹果生态的捆绑能力有多强。
当然,如果苹果哪天头脑发昏大幅度提高iPhone售价,让大多数人都买不起的话,从苹果流向Android的用户应该会猛增,毕竟手机说白了还是身外之物,重要性是无法与衣食住行等维持生命所需的物品相比的。
否则,以现在的情况来看,Android与iOS之间的“用户逆差”几乎无解,除非Android阵营能够提出划时代的创新或是彻底改变手机形态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还是苹果无法模仿的,不负责任的说,这个概率可能小于我出门捡到两块钱然后买彩票中500万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