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四大金刚”出炉,垂直一体化发展成趋势

2022-08-31 18:17:01

  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中报披露接近尾声,更多光伏企业披露了上半年的业绩情况,业绩几乎都有所增长。

  梳理发现,部分位于上、中游的光伏企业不再走“专业化”发展路线,而是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改走“垂直一体化”发展路线。

  
 

  ↑光伏产业 图据IC Photo

  拉通整个光伏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从上游到下游主要有五个环节,分别是: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太阳能电站。

  
 

  ↑截图自东亚前海证券的研报

  过去,行业内对光伏企业的发展路线一直存在争议:

  不过,这一争议似乎在今年迎来了答案。

  以通威股份为例,作为“硅料龙头”之一,其在电池片、组件等领域也有所布局。尤其是在8月中旬,其旗下子公司成为央企组件大单的第一中标候选人,这也被外界视为其强势闯入组件环节的信号。

  目前,通威股份年产能达23万吨高纯晶硅、54GW太阳能电池。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归母净利润约为122.24亿元,同比增长约3倍。

  据公告披露,大全能源的高纯多晶硅产能为10.5万吨/年,今年上半年的产量为6.67万吨,其归母净利润约为95.25亿元,同比增长约3.4倍。

  不仅仅是上游的“硅料龙头”,位于中游的光伏企业也在继续向下延伸产业链,如硅片环节“双寡头”之一的TCL中环。

  翻阅TCL中环的财报发现,在2021年,光伏硅片产品为TCL中环贡献了77.35%的营收,而光伏组件产品仅贡献了14.89%。

  到6月29日,TCL中环发公告宣布,

  和通威股份一样,TCL中环的举动也被外界解读为“延伸产业链”。

  而据近日披露的财报,TCL中环上半年营收为316.98亿元,同比增长79.65%;归母净利润为29.01亿元,同比增长约92.10%。

  硅片环节的另一位“寡头”是隆基绿能。需要说明的是,隆基绿能既生产硅片,也生产组件等。

  
 

  ↑隆基绿能的组件产品,截图自其官网

  晶科能源向全球销售组件约。上半年的营收约为334.07亿元,同比增长112.44%;归母净利润约为9.05亿元,同比增长60.14%。

  天合光能的光伏产品即为光伏组件,上半年出货。上半年的营收约为357.31亿元,同比增长76.99%;归母净利润约为12.69亿元,同比增长79.85%。

  隆基绿能实现组件出货量上半年的营收约为504.17亿元,同比增长43.64%;归母净利润约为64.81亿元,同比增长29.79%

  晶澳科技的组件出货量为。上半年的营收约为284.69亿元,同比增长75.81%;归母净利润约为17.02亿元,同比增长约138.64%。

  值得一提的是,如晶澳科技等企业也已具备从拉晶——硅片——电池——组件的光伏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光伏产业的下游为太阳能电站。其中,逆变器是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可以把可变直流电输出转换为交流电,能直接影响发电效率。

  。

  其中,阳光电源在今年上半年的营收约为122.81亿元,同比增长49.58%;归母净利润约为9亿元,同比增长约18.95%。阳光电源把营收的增长归功于逆变器和储能业务等的增长。

  而特变电工在上半年的营收约为38.72亿元,同比增长约72.15%;归母净利润约为69.05亿元,同比增长约122.29%。

  中原证券也在近期发布的针对光伏行业的点评报告中表示,为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实现产业链最大的利润截留,主要光伏中游制造商均采取垂直一体化模式,实现向上游或者下游的延伸。

下一篇:中基协: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06万亿元
上一篇:百度 Q2 业绩超市场预期,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大增 31%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