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门店闭门谢客,韩妆如何败给了国潮?
国内很多受欢迎的韩国化妆品,其实都是韩国本地的淘汰产品,有些甚至仅限于外销。在成分也有些夸大,在皮肤研究、产品原料方面的科研投入和专业程度都不高。
而在2018年左右,随着短和直播的兴起,美妆达人的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产化妆品品牌,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壁垒的同时,韩妆品牌却无所作为。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并没有在线上推广,也没有在产品上展现自己的新鲜感和创造力。
直至2018年九月,“姗姗来迟”的悦诗风吟正式在天猫上线年,Hera官宣入驻小红书,到现在为止,Hera的粉丝数量还不到五万,点赞量过百笔记的更是屈指可数。
美柚平台发布的《彩妆消费人群及潜在消费人群行为洞察报告》指出,截止到2020年底,国内彩妆消费群体中,有超过55%的彩妆消费者购买的是国货彩妆产品;56%的潜在彩妆客户称,他们会选择国产化妆品。可以说,国产化妆品既有潜在的消费潜力,又有很高的渗透能力。
相比于国货彩妆市场的繁荣,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年报数据则差强人意。2020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同比下滑21.5%,达到了4.9万亿韩元,而利润则下降了69.8%,达到了1507亿韩元。
到了2022年,韩妆品牌的销售依然疲软,一月份对中国的出口下降了40.1%,2月份下降了6%。韩国工业通商资源部在这个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化妆品”这个词都感到羞愧。
内忧如此,外患更甚。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也没有从它所看好的高端市场中获益。在销售业绩和品牌知名度方面,法国欧莱雅、美国雅诗兰黛、日本资生堂、英国联合利华,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但是,与其它大公司相比,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中国的高端品牌布局上仍然处于劣势。
当同类产品都进入高档品牌的时候,太平洋爱茉莉“层层撤退”。目前,欧莱雅旗下的高端化妆品业务已经是最大的业务,欧莱雅集团在2021年进博会时,已经将四大高端品牌带入中国市场;资生堂已出售了20多个中低档品牌,并持续将高档品牌引进中国。
而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中国先后推出雪花秀、兰芝、梦妆、悦诗风吟、伊蒂之屋、赫妍等品牌后,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伊蒂之屋, HERA,悦诗风吟均在线下关店撤退。亚洲是其营收增速最缓慢的区域。据爱茉莉太平洋公司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亚洲是其营收增速最缓慢的区域,中国第四季度营收下滑了10%左右。尽管这样,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仍然表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不过,中国市场不会让韩妆有任何的喘息之机。随着中国消费者的经济能力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成分、功效的认识更加清醒和理性,“明星同款”的选择不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与此同时,国产化妆品的生产力也在不断壮大,为了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国货化妆品具有鲜明的特色,各有千秋。佰草集以“中草药”和“古方”为特色;花西子致力于将国风再现于产品的设计与市场;而薇诺娜和玉泽,都是背靠医院,对顾客的要求,几乎是包罗万象。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正在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而消费者的要求也将会变得更高。韩妆的“不上不下”,是会卷土重来,还是会一蹶不振,一切都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