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宝级画师桑贝去世,他曾用自己的插画治愈着人们

2022-08-12 14:14:45

  法国插画家让·雅克·桑贝在一处度假屋里逝世,享年89岁。

  
 

  让·雅克·桑贝

  桑贝出生在法国波尔多,他的童年并不幸福,但他没有憎恨原生家庭,他用幽默来笑对人生,成了学校里的“皮大王”,同学眼中的“开心果”,这份纯真贯穿了桑贝一生,融入了他的作品。

  桑贝从19岁开始从事漫画创作,代表作《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这使得小尼古拉一举成名。他曾为《纽约客》绘制了100多幅封面,大量作品出现在其他杂志和报纸上。桑贝笔下的人物常常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民百姓,他的作品将这些小人物的喜忧、癖好幽默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今,他的书籍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售出超过1500万册,并已被改编成流行的电影和卡通系列。

  
 

  桑贝作品

  上海译文出版社“桑贝作品系列”责任
 

  文/黄雅琴
 

  桑贝系列是我迄今为止最初结识桑贝,是在大学图书馆,老师建议我们想要学好法语,应该多看些原版书。书架一边是“正襟危坐”、积满灰尘的名著,一边是线条简单、形象跳脱的小人书《小淘气尼古拉》,谁都会选择后者吧!跟着小淘气尼古拉干些调皮捣蛋、啼笑皆非的坏事,就能轻松完成阅读KPI,何乐而不为。当时就觉得,这是多有趣的人才能写出这么有意思的文字,画出这么生动的小人儿,太美好了!

  
 

  《童年》

  后来,在
 

  中年男人走在回家的林中小路上

  读完中学后,他就踏入社会,找了份送酒的工作,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他其实考上了美术学校,但因为没钱,根本没去注册报名。他在那时已经意识到自己是有绘画天赋的,虽然他终其一生一直谦虚地表示,和达芬奇、维米尔相比,他什么也不是。桑贝是个勤奋努力的人,白天打工,晚上画到凌晨,琢磨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漫画家给他的建议:一定要有风格!他为了这句话,也干过不少傻事儿,比如,在画音乐题材的漫画时,存心在外面弄个音符或者乐器的外框,画火车就在外面再画个火车的轮廓,这种弄巧成拙的行为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现在,我们能一眼认出桑贝的画风,他那看似随意却灵动的线条,其实经过了多年的打磨。

  
 

  一个男人演奏萨克斯,每一缕阳光都是他的听众

  桑贝是个勇敢的人。不到二十岁的他兜里揣着一点钱,从家乡波尔多跑去巴黎,因为大部分的出版社、报社和杂志社都集中在首都,想要在漫画圈子扎稳脚跟,自然要离这个圈子近点。他第一次在巴黎的报亭看到《纽约客》杂志,惊为天人,在二战刚结束、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竟然是本彩色印刷的杂志。当时的他不会想到再过二十年,他竟然能为这本杂志画封面。

  当他乘上飞机远渡重洋时,他还说不了几个英语单词,借住友家的第一天,他还沉浸在“哇,这就是纽约”的赞叹中,忽听得类似“on fire on fire”的叫喊声,但以他的英语水平,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被朋友拉着夺门而出,跑到楼下,才知道这幢楼发生了火灾,接着就看到居住在这幢楼里形形色色的艺术家、作家、自由职业者捧着画稿、书稿都出来了。桑贝后来回忆道,他认为这里最迷人的一点是,每个人都在干自己喜欢的事儿,每个人都充满干劲在为生活奔波,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时不时聚会一次,分享自己在干的有意思的事儿。

  
 

  《桑贝在纽约》

  桑贝和戈西尼合作了一系列的《小淘气尼古拉》,戈西尼成名比桑贝早一点点,他第一次在报社遇见桑贝时,主动请他吃饭,吃的是海胆。桑贝表示好吃极了,作为回报,他请戈西尼去他巴黎的出租屋听唱片,还追着问戈西尼,你觉得唱片里的乐团由多少个乐手组成,这个问题难倒了戈西尼。为了创作《小淘气尼古拉》,他们一起回忆小时候干过的坏事,一个负责文字,另一个负责配图,偶尔也会干对方的工作,桑贝提到,《小淘气尼古拉》当中所有和足球有关的部分,都是他完成的,因为戈西尼不会踢球,连球场上有多少个人都不知道。

  
 

  《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

  做了五本桑贝的书,最打动我的是桑贝的处世哲学,或者是他做出的人生选择。就像《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序言中写到的:“到底是该为选择了这样的人生高兴,还是该为没有选择那样的人生抱憾呢?”每个人都会因为当时当刻的境遇,而被迫放弃。桑贝因为家里没钱,所以没法学乐器,转而将全部热情投入绘画当中,因为笔和纸比钢琴更容易搞到。
 

  在他功成名就后,他也结识了那些年轻时代只能在唱片中听到的音乐家、爵士乐家,他画了许许多多音乐题材的漫画,他还做了很多父母都会做的事——让女儿学钢琴,来弥补自己的童年缺憾。没成想,女儿没学多久就放弃了。看吧,所有的故事都是轮回,人生总是伴随着讽刺和荒诞。

下一篇:怡合达:3C出货量下降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上一篇:A股午评:三大指数表现弱势创指跌0.9% 油气板块大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