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总资产连跨4个千亿台阶!成都银行2021年归母净利润劲增29.98%

2022-04-28 20:38:46

  4月27日晚,成都银行披露了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数据,正值该行三年战略转型的“收官之年”和新一轮战略规划的起点,这两份看点满满的“答卷”证明,稳步推进的改革转型正为成都银行高质量发展带来澎湃动能。

  2021年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8.90亿元,同比增长22.5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8.31 亿元,较上年增幅达 29.98%。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双双超过20%。

  战略转型再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成都银行紧抓区域战略升级发展的黄金契机,进入了高速稳健的扩张期:3年多时间,该行总资产规模连续跨越4个千亿台阶,截止今年1季度,总资产规模一举突破8000亿元,达到8377.98亿元。

  从年报和季报数据不难看出,成都银行已确立了清晰发展道路:不断加快改革转型步伐提高内生动力,坚持根植地方服务实体经济,积极融入国家战略,通过自身与地方经济发展长期同频共振,走上一条内生力量与外部优势互动、经济效益与社会奉献并举的协调发展之路。

  成都银行自2018年上市后开启三年战略规划,提出“数字化、精细化、大零售”三大转型,通过数字化重塑生产关系,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效,大零售奠定发展根基,三年多时间获得脱胎换骨的变化:2021年在经济逐步复苏和疫情偶有反复的背景下,成都银行迅速从疫情冲击中修复,取得了极为亮眼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

  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成都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8.90亿元,同比增长增长22.5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8.31 亿元,较上年增幅达 29.98%。两项增速指标在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中均排名第3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成都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7.6%,在所有已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位。

  三年战略转型,成都银行零售蓄势待发。存款规模大幅增长,为银行高速扩张和财富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存款规模达到5441.42亿元,同比增幅22.28%,其中,对公存款规模达到3144.89亿元,同比增幅18.77%;个人客户存款规模达到2099.92亿元,同比增幅26.64%。

  通过“精细化”加强风险管控,“数字化”优化系统支撑,构建风险预警体系,成都银行维持高速扩长的同时,资产质量持续向好。2021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突破7600亿元,达到7683.46亿元;今年1季度,该行总资产规模达到8377.98亿元,三年多时间,成都银行总资产规模一举突破8000亿元,连续跨越4个千亿台阶。

  2021年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8%,较上年末下降 0.39 个百分点,今年1季度,该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至0.91%,创近7年新低。此外,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成都银行 80 亿元可转债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并已于今年3月成功发行,将为成都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本支撑。

  近年来,成都银行以极高的成长性异军突起,吸引了不少券商的关注。多家券商分析师认为,成都银行高速发展,除了稳步推进改革转型获得内生优势之外,更得益于突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成渝地区“第四极”区域战略升级,为银行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要节点,极具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多年来,成都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10-2020年间 GDP 复合增速达到12.3%。

  作为四川最大的本土法人金融机构,成都银行始终秉持“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坚守“与客户共发展、与员工共成长、与城市共繁荣”的企业使命,坚定不移根植地方,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大局,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蜕变发展。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成渝地区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并列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的“四极”, 区域经济战略地位的提升,多项政策汇集,为成都银行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稳步提升的成都银行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注入新的金融动能。

  2021年来,成都银行更加深度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充分发挥“鲶鱼效应”,吸引和撬动了更多同业资源投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成都银行积极围绕成都市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相关部署,聚焦提升产业生态“建圈”、做强重点产业“强链”,瞄准“优势赛道、基础赛道、未来赛道”企业培育,锁定高能级企业、“专精特新”及科创领域目标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全力加大对全市重点链主企业和项目支持力度。目前成都银行客群基础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已实现对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3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率76%。

  过去三年,战略转型已初显成效。

  2022年,全球经济周期跌宕起伏与疫情交织叠加,各类不确定性加剧,面对诸多挑战,成都银行深刻理解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规律,深知唯有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推进改革转型,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更好的普惠民生,才是能够穿越周期,自信应对变化,保持稳健发展的正确之路。

  年报披露,成都银行已锚定行业标杆,主动自我加压,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以新一轮三年规划为牵引,聚焦“数字化、精细化、大零售”三大转型方向,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转型发展路径,全面打响“规模迈入万亿级、管理进入一梯队”三年冲锋战,努力打造辉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级的全国金融新名片。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要实现“做有特色的百年银行,做有担当的一流银行”战略愿景,成都银行深知“根固则叶盛”的道理。该行持续聚焦公司治理,以“行稳致远”为根本,持续深化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守金融安全,把风险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新时代企业文化,构筑经营管理思想“新合力”。

  在社会文明与技术发展共生的时代,成都银行深刻认识到,数字化带来的是涵盖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全方位变革,近年来,成都银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变革,2021年先后发布个人手机银行5.0版、建设新数据中心,使用全国统一客服电线……不断加速数字化转型速度,以对外、对内“双向赋能”为核心,稳步增强科技要素对经营发展的融合效能,着力构建科技与金融协同有序的发展格局。

  “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区域经济”这绝非一句口号,而是成都银行时刻践行知行合一贯穿始终的金融初心。

  2022年,成都银行将以“客户经营”为中心,以更适配的产品、更全面的渠道、更贴心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体验,作百姓身边有温度的银行;在根植地方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都银行将继续深度聚焦区域关键行业与重点产业集群,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市都市圈、公园城市示范区等重大区域规划,在解决客户痛点、痒点中,持续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效率,释放服务实体经济“新动能”。

  这是一条艰难却正确的路,正如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在年报致辞中提到,“我们在这条路上经历与沉淀,始终坚持做“正确的难事”,照见的是一段苦尽甘来的旅程,面向的是一片更宽广的世界,让我们有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与普惠民生,更有自信应对变化、穿越周期。”

下一篇:美股盘前异动:诺基亚盘前涨3.57% Q1净销售额增长5% 超出分析师预期
上一篇:原油价格最新预测:原油价格在95.25美元关口找到支撑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