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求职者陷跨境电商Shopee解约风波:赔偿金额存争议,跨国维权难
受全球经济下行和同类竞争对手崛起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的电商环境在急剧发生变化。而Shopee花费较大精力开拓的国际站点也未取得预期成绩,今年3月,Shopee关闭了法国站和印度站;到了6月,西班牙站也宣布关停。伴随着业务关停同步而来的,则是一轮势在必行的人员裁撤。
Shopee方曾回应解约一事,表示由于企业部分技术团队招聘方案调整,一些技术相关岗位关闭,目前公司正与相关人员持续沟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其妥善过渡。
据了解,由于在赔偿金额方面存在分歧,以及Shopee方解决问题的态度不积极和对相关法律的不了解,小林等人一直未能在赔偿方面得到妥善解决。另据“林戈在冰岛跳舞”在知乎平台更新的最新进展,截至8月30日,Shopee方只与其沟通过两次,且在告知解约后未以任何形式询问其和家人是否需要帮助,Shopee的处理态度令他“持续活在高压和忐忑之下”。
对此,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的郭松律师表示“根据新加坡Employment Act第10条规定,雇佣时间26周以下的应至少提前一天通知解约。若未提前通知,赔偿的金额一般是法律规定应当提前通知的期限内本应赚取或支付的工资,即代通知金,一般来说是支付一个月的工资。”郭松律师还说,
但山东崇耀律师事务所刘迪律师则认为,“这些类型的纠纷除外国法的适用,也直接适用中国法律。因双方还未建立劳动关系,所以offer被毁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劳动争议,企业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是基于对预约合同的违约,这种情况属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而非劳动仲裁。”
刘迪律师表示,“在涉外纠纷中,若有部分连接点在国内,当事人可以选择优先在国内申请立案,有符合管辖规定的理由,出于对国民利益的保护国内法院是可以立案受理的。”
此外,刘迪律师还说,企业发给求职者的录用通知是一种预约合同,是约定于将来一定期限内签订本约合同的合同。“《民法典》强调了预约合同的目的在于订立本约,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不履行订立本约合同的义务,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企业发放offer后又拒绝履行,当劳动者已经接受offer并为此付出准备活动时,企业应该对劳动者进行赔偿,赔偿范围包括搬家、交通、体检、学历认证等直接费用,以及为了得到这一offer辞去工作或放弃其他工作所产生的间接损失。
“当前,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地位和企业并非完全平等,因此无法做到完全规避offer被取消的情况。”刘迪律师建议,求职者在收到正式的录用通知之前不要先行辞职或轻易放弃其他录用通知;在企业发放正式录用通知后,求职者可以实时跟进落实直至签订劳动合同。若企业发生单方面取消入职通知的情况,求职者可利用法律手段合理维权、争取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