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中餐“第二”的小菜园,到底有多少“独门武器”?
甚至创始人是谁,都少有人知道。
02
冲到第二,
靠感恩顾客,感恩伙伴?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内参君走访了小菜园门店。
与走江浙菜系的休闲中餐不同,小菜园充满了浓浓的安徽元素。
门店被打造成雅致的中式风格,和谐地融入徽派经典的马头墙元素,没有太多亮色,整体的感觉是特别柔和、舒适的。
想要了解小菜园,我们先要来了解下创始人。创始人的背景与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品牌的企业文化与发展方向。
小菜园的创始人是安徽铜陵人汪书高。
在一篇《我区4户家庭获铜陵市“最美家庭”称号 之一》报道中提到,汪书高从小出生在贫苦的家庭中,父母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
在网络上仅有的几张照片来看,这是一个面容瘦削的男子,笑容非常质朴。
与推进中餐标准化进程的远大愿景不同,小菜园的企业愿景非常质朴。在其上,我们能读到这样的企业文化:
创始人汪书高常说的另一观点是:“照顾好员工,照顾好顾客,赚钱只是顺带的事”。
也有员工提到,小菜园员工之间像家人一样相处,是真心有爱的,会帮互助,非常友善。
内参君也采访到了一些佐证的细节。
在开拓上海市场时,负责人制定了一个标准——员工的食宿标准一定是上海最好的。
据相关员工介绍,员工的宿舍是要选择离门店最近的。例如,开在上海闵行区南方购物中心的门店,宿舍就安排在700米远的嘉和花苑。
宿舍有专门的保洁阿姨,同时也有严格的规定,如不能抽烟,早晨起来要叠被子之类的。
在员工餐方面,小菜园坚持的是三菜一汤,一个大荤,一个小荤,一个蔬菜,再加一个汤。
采访一轮后,内参君发现,小菜园有着非常细的管理颗粒,不仅照顾了员工的钱袋子,还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更多柔性的支持。
在模式类似的前提下,这种强大的企业文化,与员工在利益与精神层面的双重绑定,让小菜园能够强势崛起。这种案例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区域品牌崛起的可能性,既有吃透一个个城市的扎实功底,又有质朴价值观的落地,让组织力不断赋能,品牌才能越走越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