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系列报告八:特斯拉中国、北美、欧洲三
投资要点:
2 月国产特斯拉批发56515 辆,出口占比58.9%。2022 年2 月,国产特斯拉批发量56515 辆,同比+208.52%,环比-5.56%。其中,内销23200 辆,同比+26.7%,环比+19.92%;出口33315 辆,环比-17.74%。2 月国产特斯拉仍以出口为主,出口占比58.9%。1-2 月国产特斯拉销售116360 辆,同比大增244%,上海工厂承担了供应欧洲和亚洲市场任务,其每季度前两个月主要用于出口,而最后一个月将主要用于内销。
国产Model Y 批发量3.2 万辆,MY/M3 批发量比值达1.34.分车型来看,2 月国产Model 3 批发24112 辆,同比+76.15%,环比-9.18%;国产Model Y 批发32403 辆,同比+599.8%,环比-2.7%。2月国产Model Y/Model 3 的月度批发量比值为1.34, 2022 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将迎来扩产,Model Y 销量也将随产能增加而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022 年内销量MY/M3 比值将提升到2。
Model3 出口19505 辆,继续贡献主要出口量。2 月,国产特斯拉出口33315 辆,其中Model 3 出口19505 辆,继续作为主要出口车型,出口占比80.9%;Model Y 出口13810 辆,出口占比42.6%。根据月度出口量数据统计,在特斯拉出口量的季度周期性变化中,Model 3的出口占比区间在0-100%,季度峰值在90%左右;Model Y 的出口占比区间在0-50%,季度峰值在50%左右;Model 3&Y 合计出口占比区间在0-75%,季度峰值在70%左右。本季度1 月的出口峰值67.7%不及前两个季度峰值的73.9%、74.8%,而2 月出口占比58.9%却明显高于上一季度同期(2021 年11 月)出口占比40%,我们认为这是对1 月出口量的补充。
Model Y 内销18593 辆,有望成为SUV 销冠车型。2 月,Model 3 与Model Y 内销分别为4607/18593 辆,同比+26.65%/+301.58%。根据乘联会,Model Y 位居新能源SUV 第二、高端SUV 第一。我们预测,2022 年Model Y 内销达到40 万辆,有望成为全市场SUV 销冠车型。
特斯拉北美销量4.5 万,同比翻番,Model Y 连续6 个月销量过2万。2 月,特斯拉北美销量45372 辆,同比+100.44%,最畅销车型Model Y 销量22094 辆,已连续6 个月销量超2 万。具体到美国新能源车市场,特斯拉以43742 辆的销量成绩再次超过丰田位列第一;当月Model Y 在美销量21242 辆, Model 3 实现销量16000辆。
特斯拉欧洲销量滞后上海工厂出口2 个月,柏林工厂投产加速特斯拉欧洲市场放量。2 月,Model 3 和Model Y 欧洲销售量分别为 4632/3317 辆,在完全依赖进口的情况下,特斯拉在欧洲销量于2021 年9 月/12 月分别达到33885/35089 辆,分别位列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第4/6 位。Model 3 多次拿下欧洲新能源车市场销冠,2021 年12 月,Model 3 欧洲销量26105 辆,是第二名雷诺ZOE(11504 辆)的2.27 倍;当月ModelY 销量达8823 辆,位列第四名。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月度销量呈现明显的季度性波动,这与国内出口比例的季度性波动明显对应,时间差约两个月。在欧洲市场中,Model 3 是特斯拉主力销售车型,这一方面由于Model Y 进入欧洲市场较晚,另一方面是由于上海工厂的Model Y 要优先满足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出口欧洲产能有限。随着德国柏林工厂将于3月22 日开始交付Model Y,我们预计Model Y 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将快速提升并超过Model 3,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增长潜力也将被释放。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特斯拉 2021 年全球交付量 93.6 万辆,同比+87%,2022 年 1-2 月特斯拉国产销售 116360 辆,同比大增244%。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供应商,量价齐升。特斯拉通过赋能高集成度的解决方案国产供应商,不断拓品类,系统集成能力增强,从而推动了配套的单车价值量提升,这与传统OEM 供应体系正好相反。这一趋势也会体现在新势力的供应体系变革中。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重点关注个股:特斯拉生产制造革命:4680CTC+一体化压铸,将推动下一阶段特斯拉浪潮。我们预计,2022 年会批量出现:特斯拉成为第一大客户,新势力进入前五大客户的特斯拉产业链国产供应商。推荐拓普集团、银轮股份、旭升股份、爱柯迪、华域汽车、三花智控、福耀玻璃、均胜电子,关注文灿股份、华达科技、星宇股份、双环传动。
风险提示:特斯拉柏林工厂、德州工厂进展不及预期;特斯拉上海工厂扩产不及预期;汽车芯片短缺恢复不及预期;特斯拉全球销量不及预期;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