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建议农民县城买房,开车回村种地”引争议 本人:意思被网友曲解

2022-08-28 03:59:33

  
 

  ↑董藩 截图自董藩个人号

  在接受时,主持人问,从农民群体的角度,到底要不要到县城去买房子?董藩回答:“要到,当然他还有个生产经营的问题。如果生产经营不受影响,我是主张他要到城里去住的。他们没法到大城市里来,但是在县城里可能还可以。”董藩还表示,在县城里,一个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能接受到的信息、增长的见识和农村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随后,董藩谈到:“如果一个农民,虽然他农村依然种地,但是他可能开着车过去种地。”在县城住,饮水、医疗、教育都比农村要好,“我们要让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如果具备条件,不影响他的生产经营,我们是主张农民进城住的。”

  北师大政府管理学院官网显示,董藩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26岁硕士毕业后直接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全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32岁时晋升教授。提出了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实施“双向经济环流战略”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主张和“工业化进程规律”等多种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和范畴,有一些成果被转载、引用或评论。

  关于开车种地,首先我讲的是,住在县城周围的很多农民,他本身可以用农用车,四轮子的、三轮子的、摩托车、带车斗的。即使说小汽车,有很多两三万、三四万的家庭小汽车,没多少钱,可能就二三十分钟就回农村了,不是说开个奥迪之类的。

  第二,我说的是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可以做的决策。我说的不影响生产经营,指距离不要特别远,一般县城周围十公里,的确还是可以做到的。我们讲的是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每个农民都很聪明,他可以自己去平衡。

  农民会进行各种比较,比如说送小孩上学重不重要?小孩上学很重要,土地也很重要,那是他主要的收入,是他的基本生产资料。这种情况下,他宁愿费一点劲,他也要来做这件事情,这都很正常。现在农村,很多是老人住在村里,年轻人跑到县城。农活是有季节性的,比如播种玉米,在东北是五一前后。农忙季节,年轻人回去,跟老人一起种地,干完活再回到县城,非常正常。

  农具放在农村的房子里,开车回去,带着农具上田地干活,这很正常。农民可以做一个休息的小屋,放农具,干活儿的时候在里边吃口饭,烧点水,都很正常。

  
 

  肯定有人是这样,大家想法不一样的,我们说某种观点的时候从来不是让百分之百的人去这么做。每个人条件是不一样的,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比如说年轻人对县城可能就不太恐惧。其实现在农民对县城也没有什么恐惧,只是说他手里这点钱,到县城他买了房子,觉得还不如把这个钱留在农村。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但总体上来讲,往城市、往县城来是对的。

  再不行,农民把地包给别人,收租金,到县城来做点别的。留在农村的人土地多了,收入也会提升,完成了土地流转。就像做衣服一样,每家自己做衣服和服装厂做衣服,这是不一样的。把人解放出来,不用非得学会缝纫机。有时候通过居住空间的分离,促使人们完成了社会分工。

  县城房子不值钱是和大城市相比,在农民那里,它还是一笔财富。县城的房子一般一套二十几万,五六十平方米,二千多、三千元一平方米。县城边上可能不到二千一平方米。买六十平方米才十几万块钱,30%的首付,五六万块钱做首付,就能买到房子。

  “县城的房子不值钱,建议卖掉。”这得分人,跑到大城市来住了,县城还有套房子,那当然要卖掉。但是对农民来讲,他进县城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他又没办法在大城市生存。

  我是讲公摊取消不了,本身房屋一定会带公摊,只是两种标注方法。

  如湖北省黄冈市,实行农村户籍人口进城购房补贴,农民进城购房一次性补贴1万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鼓励农民进城是目前一个大方向,但董藩教授的“开车回村种地”的表述可能会让大家无法理解,“类似的观点值得探讨,可能在表达上有一些不同的理解,但总的来说这是当前一个大方向,现在政策也比较好。”

  严跃进强调,农民到县城居住需要考虑其收入8月18日,农民日报发表称,农民要不要进城买房?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那些积累了一定经济实力、确实有需求离乡进城的农民来说,此时恰逢政策“东风”,很多县市针对农民采取了给予购房补贴、享受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转学、申请住房公积金、为从事个体经营的进城购房农民减税等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增加了“进城买房”的含金量,未尝不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但对于那些虽有进城愿望,但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购房,也没有稳定的收入覆盖进城后生活成本的农民来说,举债进城,就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些地方将“自愿退出宅基地进城购房落户”作为农民获得进城购房补贴的条件,更要特别审慎。

  强调,如今,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不少县市希望以各种手段吸引农民进城活跃经济,扩大需求,这样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想要“以房引人”“以房留人”,就必须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给农民留足后路。

  要保住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为农民准备足够的就业机会,社保、养老保险也要为农民的到来做充足的预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对

下一篇:银河证券:科技赋能双碳,关注先进低碳技术投资机会
上一篇:证监会解读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