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由于定价具有竞争力,许多印度消费者仍对中国手机保持忠诚

2022-08-15 07:39:28

  称,由于中国品牌手机的定价具有竞争力,许多印度消费者即便在两国遭遇政治摩擦之后,仍对中国手机保持忠诚。

  称,印度有大量的消费者将价格因素放在选购手机的首位,这让他们在物美价廉的中国品牌面前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像苹果这样的美国品牌正在进行纯粹的溢价游戏,而印度本土品牌则少之又少。

  深耕市场带来全方位优势

  与2015年前后刚刚进入印度市场相比,中国手机产业目前在印度最大的优势是从一张白纸发展到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印越电子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对《环球时报》

  “中国手机性价比非常高,同样配置的其他手机价格要高出小米很多。此外,我更关注中国手机的售后服务,这点做得非常好,修理非常便宜便捷。而其他有的手机品牌修理一次等于买一部新手机价格了。”新德里的小米粉丝古普塔这样告诉《环球时报》

  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能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除了性价比优势外,还来自于深度推行本土化策略。OPPO经过市场调研推出的主打自拍功能的智能手机,引领印度智能机市场的自拍潮流,并不断巩固市场地位。小米为印度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操作系统,配置有印度铁路一卡通等便捷功能,还设计了特制的充电器防止电流不稳造成的问题。考虑到印度气温偏高的气候特点,为防止电池过热,小米在手机上进行特别镀膜设计,并把卡槽改造成“2+1”,可以使用两个通信卡和一个储存卡,适应印度人看需求。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独特销售策略进一步助推了其发展势头。OPPO通过娱乐及体育营销策略,展现年轻、时尚的品牌特性:请宝莱坞一线女明星代言,推出女明星定制机;成为印度国家板球队官方合作伙伴。据印度中国商会和印度中资手机企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工厂已超200家,贸易公司500多家,投资额达30多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

  “打压中国品牌未必有好结局”

  随着中国手机产业整体崛起和产业发展成熟,印度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目前最明显的是印度对中国企业的无差别恶意审查,手机产业带头的电子制造业首当其冲。2020年以来,中国手机厂商、设备供应商、基础设施投资商、移动应用程序供应商等中国企业均面临着印度政府税务及合规的审查。

  曾供职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印度分所的资深总监刘林对

  印度对中国手机产业的系列动作核心目的之一是扶持本土手机产业,但其发展道路漫长。自从中国手机产业进入印度后,印度本土品牌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印度本土手机市场面临没有规划,没有品牌,市场份额小,技术和零部件严重依赖外部等缺陷。杨述成认为,根据中国经验,印度如果中国手机产业发展路径,形成自己的本土产业,至少还得需要20年到30年。

  《华尔街日报》认为,印度打压中国手机生产商未必能取得想要的结局。一方面印度需要外资生产手机,另一方面印度也需要维持国际投资的信誉来支撑未来的制造业雄心。杨述成表示,尽管受到一些困难和波折,由于已经形成规模和重投资格局,中企在印度的手机产业也没有气馁,“目前在印度的中资品牌和供应链厂商,在印度的整体战略不会变。 深圳兰迪律师事务所海外投资业务部负责人黄雪杉对

下一篇:平安证券:市场更注重中长期逻辑
上一篇:中国驻印大使:看待中印关系应该站得高望得远,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返回顶部小火箭